#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守护绿水青山打造金山银山

叶桐
2019-01-10
992

      管理局党政办公室副主任 政研室主任 张铁军

      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集中连片的国有林区。特殊的功能定位,决定林区实现美丽与发展双赢,必须做好“山水”这篇大文章。画好“山水画”,通过生态保护与修复,绘就绿水青山,为绿色发展铺实底色;念好“山水经”,通过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拓展生态空间、生态容量和生态承载力,为绿色发展积淀潜力;唱好“山水戏”,通过打造绿色幸福家园和生态文化,发展生态旅游、林下经济等优势特色产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立足“林区最大的价值在生态,最大的潜力在生态,最大的责任在生态”这一基本功能定位,实施最严格的生态保护制度,着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树立大生态理念。对林区生态系统的“碳库”“水库”“木材储备库”“生物基因库”等进行整体保护与修复,通过思想教育、制度规范、宣传引导、文化创建,凝聚观念认同、增强价值共识,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成为职工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构建大管护网络。对接金林工程、智慧林业等项目,采用卫星遥感、互联网等技术,构建空中飞机巡航监测,地面“森林眼”、望塔实时监测;管护站定点巡护,车辆沿途巡护的天地人机立体管护格局。
      开展大治理行动。加快一片林、一张图、一个数据库资源平台建设,深入开展生态环境治理、毁林开垦专项整治、北部原始林区武装“三清”、国家林草局“绿盾”等专项行动,持续加大对非法侵占林地、破坏野生动植物资源等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力度。
      推进大增效战略。承接天然林资源保护、湿地保护与恢复、国土绿化等国家重点生态项目,科学制定实施森林经营规划,开展森林资源精准提升工程,促进各物种群落正向演替,推进森林资源由“重量轻质”向“量质并重”转变。按照不同生境、种群,建设以典型性、原真性、完整性为核心内容,互有差异、功能完善的各类示范保护地,打造美丽林区的靓丽名片。
      实施大提升工程。加强林区路网、电网、通讯网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科技换人、装备换人进程,完善预案、压实责任,全面提升对森林火灾、虫灾等各类自然灾害的防控能力,将生态损失降到最低。
      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动能,构建以生态旅游为核心的“1+N”产业体系,推动林区向绿色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打造世界地标性生态旅游目的地。加快推进北部、中部、东部三大版块,根河、阿里河、毕拉河等9个节点,莫尔道嘎、满归、绰尔等12个特色小镇“三区九点十二镇”旅游格局尽快形成。加强道路、机场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通北部漠河、西部海拉尔、东部齐齐哈尔、东北部加格达奇4个交通要道,连接林区8个自然保护区、9个国家森林公园、12个国家湿地公园,形成旅游精品线路,破除制约林区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发挥林区负氧离子、芬多精、天然食品、原始森林等优越疗养资源,加快森林特色小镇和“森林康养基地”“森林养生基地”建设,打造林区集养生、康复、保健、养老、文化、体育等为一体的森林康养产业体系。依托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旅游节,继续创建森林美食节、冰雪节、户外运动节、国际房车自驾车露营大会等林区全域旅游、四季旅游品牌。挖掘森林文化、森工文化、驯鹿文化、狩猎文化、族源文化内涵,讲好林区故事,传播林区声音,推动林区文化体系与绿色发展互动双赢。
      打造国内重要森林绿色食品和中药材供应区。对接精准扶贫、产业扶持、创业就业等政策,构建“政策+资金+林户”的政策联结机制,“项目+技能+林户”的项目联结机制,“企业+基地+林户”的市场联结机制,大力发展绿化苗木、特色种养殖、北药等绿色产业,创建“三品一标”森林绿色品牌,推动三产互动、三产融合,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