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兴安五月,绿意盎然。走进伊图里河中心苗圃育苗大地,整齐交错的苗木长势喜人,育苗工人的欢笑声与起苗机的轰鸣声、浇灌设备的淅沥声交织在一起,奏响了苗圃大地的“交响曲”。
“每天清晨6点,我就要开始检修设备,准备起苗,在灌杯人员没来之前我要把当天的灌杯苗木起床,这样才能保证苗木的质量和成活率。”技术员闫鑫鑫一边忙碌着,边介绍说:“在苗圃工作5年,感受着这里的变化,从刚开始的筹建、探索经营,到能够保证上山用苗自给自足,再到今天的标准化、规范化。苗圃的建成,点点滴滴我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我见证了苗圃的成长,‘它’也见证了我从新手变成得心应手的技术员。”
闫鑫鑫带笔者来到新建的苗窖,高兴地告诉笔者:“这里存储着80万株苗木,每棵苗木根系相对摆放,放上沙土、压上冰块,把去年秋天的种苗一直存放到转年春天,灌杯后栽种到地里,2年就可以用作上山苗木,这样大大提高了苗木的存储率和成活率。”随后,笔者又来到苗圃的温室大棚,新安装的移动式喷灌机施水均匀,有效防止了水、肥流失,既节约用水,又方便省时,提高了成品率。
“装进容器杯里的幼苗要压实,位置在杯中间,摆放要整齐,要保证灌杯质量……”,育苗现地上,中心苗圃负责人穿梭在大地中,和作业工人一起忙碌在田间地头,耐心地监督和查看着设备检修、起苗要点、装杯作业等工作。
中心苗圃主任杨春志说:“日常加强苗木质量管理非常重要,我们要注意苗木每天的变化,确保我们苗圃所出的苗木均符合标准,从质量上和数量上保障苗木生产供应,更要注意机械和设备的维护和检修,保证安全作业。”
拉线、做床、装苗、灌杯、扶苗、浇水……苗圃育苗工人们正忙着培育新苗,苗圃大地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苗圃副主任高国海告诉笔者:“今年要完成苗木移植200万株,任务重、时间紧,必须保质保量完成好灌杯工作,为了保证每棵苗装杯后的杯苗成活率,生产技术员在装杯前进行了集中培训,技术人员全天跟班技术指导,为提供优质苗木做好基础工作”。
“每床横着18个杯,按吊线走,做到横平竖直。”公司基本建设科科员韩龙起在田间感慨地说:“灌杯工作很辛苦,每天在地里10小时左右,从刚开始每天灌杯600株到3天后可以灌杯1200株,需要熟练掌握方法和技巧,需要一定的体力和耐力”。
森调队孙志刚说:“我是和父亲一起来灌杯,以前总觉得小小一棵苗放到容器杯里很容易,其实有很多讲究,每一棵上山的优质种苗都需要每一个工序的付出。”看着他们黝黑的脸庞和娴熟的手法,新一代务林人正扎根林区用自己的学识和付出为林区增绿添绿,正是这样的传承和担当让使林区焕发新的活力。
中心苗圃负责人冷雪江介绍,苗圃2020年建成,现有3个苗木基地,总面积465亩,培育苗木有云杉、西伯利亚红松、樟子松3个品种,从苗圃完全建成投产后,每年培育各类造林苗木、绿化苗木、树种200多万株,5年来培育苗木树种1100万株。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推进,苗木的需求量在增加,苗圃也不断扩大育苗规模,加大现代化设施设备投入,为公司提供更多的优质苗木。
冷雪江自豪地说道,我这个苗圃的“老园长”可以带着我们这些“幼儿园的小朋友”上“小学”了。我们会一直努力、学习、探索……我相信在新时代林业发展的道路上,一代代务林人会适应新形势,明确新任务,实现新发展,共同为林业筑“基”,为生态增“绿”。(涂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