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秋分养生:顺应天时,调养身心

王琦
2025-10-11
954

于艳丽

秋季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也随之发生变化,养生需顺应此时的节气特点。中医认为,秋季养生重在平衡阴阳,调养身心,以达身心和谐之态。

1.起居有常,早睡早起

秋季阳气收敛,早睡早起可使肺气得以舒展,防止收敛太过。早睡顺应阳气之收敛,早起使肺气得以舒展,利于秋季养肺。秋季天气转凉,睡眠宜盖好被子,腹部、足部要注意保暖,避免寒邪侵袭。

2.饮食均衡,滋阴润燥

秋季,燥气当令,饮食上应遵循滋阴润燥的原则。可适当多吃一些温润、滋阴的食物,如百合、银耳、雪梨、芝麻、核桃等。同时,要减少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的摄入,以防燥邪伤阴。例如辣椒、花椒、油炸食品等,易加重秋燥,不利于身体健康。秋分后可适当增加酸味食物的摄入,如苹果、葡萄、柚子等,以收敛肺气,但不可过量,以免损伤脾胃。

3.情志舒畅,平和宁静

秋季万物凋零,易引发人的悲秋情绪。此时要注重情志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情绪大起大落。可通过听音乐、读书、散步、与朋友交流等方式,舒缓情绪,排解忧愁。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气血密切相关,平和的心态有助于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正常,从而增强机体的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4.运动适度,动静结合

秋季运动不宜过于剧烈,以防出汗过多,损伤阳气。可选择一些轻松平缓、动静结合的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等。运动时间可选择在早晚较为凉爽的时候进行,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运动。

5.秋分艾灸,温阳散寒

艾灸是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在秋季进行艾灸,可起到温阳散寒、扶正祛邪的作用。常用的艾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气海等。足三里为胃经合穴,艾灸此穴可调理脾胃,增强消化功能;关元是人体元气汇聚之处,艾灸能培元固本、补益下焦;气海有补气行气之效,可增强人体免疫力。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6.顺应节气,调养身心

秋季,大自然呈现出一片宁静祥和之态,人体也应顺应这种变化,调养身心。可根据个人兴趣爱好,选择一些适合秋季的活动,如赏菊、品茶等。菊花不仅具有观赏价值,还有散风清热、平肝明目等功效;品茶能修身养性,使人心情愉悦。

总之,秋季养生要顺应天时,从起居、饮食、情志、运动等方面综合调养,平衡阴阳,以达到身体健康、精神愉悦的状态。(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供稿)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