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王洪军:赤子丹心映青山无怨无悔护林海

凌鹤闻
2025-09-02
347


□本报通讯员 刘园宝


他以山林为家,肩负不负青山不负绿的使命,数十年如一日,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责任与担当。他就是莫尔道嘎森工公司红旗经营管护中心森林经营一队队长王洪军。


每年春季,王洪军带领队员们在冰雪还未融化的山林中开展森林抚育工作,他背着割灌机,总是走在队伍最前面,穿梭于林间。“这片林子有些树木生长得过于密集,阳光透不进来,必须好好梳理。”王洪军一边说着,一边精准地修理着多余的枝丫,好让树木能够更好地通风透光。他深知,在森林抚育过程中,只有将较大的被压木和枯木处理好,并修理好树木枝丫,才能更好地助力树木恢复健康生长态势,焕发勃勃生机。


熟悉森林经营工作的人都知道,这项工作很辛苦,但王洪军永远用最乐观的态度面对工作,鼓励身边的同事。每年春季开展植树造林工作时,他每天总会早早到达山场,最晚离开,他用宽大的手掌紧握铁锹,挖坑、培土、扶苗,动作一气呵成。但当他摊开掌心时,厚厚的老茧和大大小小的裂口布满双手,看着让人心疼,他却风趣地说:“这可不是一般人能有的,这可是属于我的‘勋功章’”。今年,队里接手了一片坡度超过40度的造林地,车辆无法入山,王洪军便带头扛苗上山,60斤重的树苗压得他直不起腰,但他一刻也没停歇,往返二十余次,与队员们将所有树苗安放在造林地上。在扛苗途中,王洪军不小心被树枝划伤了腿,他愣是没有吭声,继续前行。三天后,由于伤口没有及时处理,开始发炎红肿,他走起路来一瘸一拐,却依然每天准时出现在造林现场,忍着疼痛带领着队员们干活。队员们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纷纷劝他回去休息,他却说:“造林季时间短暂,错过了就得再等一年,我这点伤不值得一提。”在他的带领下,队员们干劲十足,高质量地完成了植树造林任务,让一片片空地重新披上了绿装。


干在前,说在后,无论干什么工作,王洪军总会身先士卒、冲锋在前。去年夏季,莫尔道嘎林区雷击火频发,形势异常严峻。在王洪军带领队员扑打森林火灾时,突遇大风天气,大火瞬间向他们扑来,情况万分危急,王洪军沉着应对,带领队员迅速转移至安全地带后,依托有利地形迅速开设防火隔离带,有效化解了险情。


王洪军除了在工作中认真负责,在生活中还是队友们心中的“暖心大哥”。记得去年冬季的一个风雪夜,一名队员家属突发急病,这名队员因为工作无法离开岗位,他立刻安排自己的妻子护送队员家属到医院就医,不仅帮忙垫付了药费,还彻夜陪护在家属身边。“咱们务林人不容易,有一些特殊岗位脱不开身,大家相互帮衬着,没有过不去的坎儿。”王洪军说。


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只有日复一日的坚守。王洪军就像林海中的一棵松树,深深扎根在林区大地中,用自己的力量默默守护着这片绿色家园。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