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清明过后不宜再“春捂”

spring
2016-04-07
2480

专家提醒,清明节后,不宜再春捂了。

  因为导致孩子生病,医学上叫捂热综合征,又叫蒙被综合征,这种疾病一般多发于寒冷季节,但是春天仍然出现此类患儿,这种疾病多与过度春捂和家长疏忽照顾有关,捂热过度会导致孩子高热、缺氧、抽搐、昏迷,呼吸循环衰竭等严重后果。如果处理不及时,甚至导致婴儿在短时间内死亡。

  春季是我国气候中冷暖交替、气候多变的时节,所以自古就有春捂秋冻之说,这是我国传统医学总结出来的养生之道。春日里,由于冬天的惯性所致,人体血管还处在收缩状态,温度调节系统功能较低,只有适当多穿些衣服,才能适应忽冷忽热的天气变化,否则,容易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但春捂须有一定限度,如果还如冬天般里三层外三层,就会超过身体的耐热限度,体温调节中枢变得无法适应。春季空气湿度较大,如果过了头,还容易 诱发中暑,招惹春火

  专家表示,清明是一个节点,过了清明就不宜再进行春捂,特别是对于新陈代谢比较快的孩子,如果还进行过度的春捂只会引发春火。春季人体肝气当令,整整一冬蓄积在体内的阳气随着春暖转为向外生发,如果体内蓄积的阳气过多,会化成热邪外攻,诱发鼻腔、牙龈、呼吸道、皮肤等出血,如果平常 就肝阳过盛的人,不仅会感冒、咳嗽、哮喘,还会引发头痛晕眩、目赤眼花,甚至中风等疾患,所以春天既要防寒,也要抑春火,应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稿件来源:新华社)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