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林区的“泡子”

刘雪婷
2021-06-30
727
        内蒙古大兴安岭山间沟谷地带零星分布一些天然形成的小湖,老百姓管它叫“泡子”。这些“泡子”就像镶嵌在林海深处的一粒粒珍珠。
  “泡子”是由雨水地表径流和草塘、山峰控水汇聚在低洼处自然形成的,大多与地下水、地下河相连,一年四季有水,久旱不干涸、冬冻不绝底。“泡子”的面积通常不大。大的有十几公顷,大兴安岭较著名的有达尔滨罗、杜鹃湖等,小的有几十平方米,在各林场沟溏多有分布,形状有长条形、椭圆形、圆形。
  大兴安岭的“泡子”水质清澈,没有污染,是鱼类繁殖的天堂,主要有鲫鱼、狗鱼、老头鱼、泥鳅、柳根等鱼类,还有夏天在山坡、草地生存,封冻前进入水中休眠的林蛙。有的大“泡子”还有麝鼠、水獭等。泡子里的鱼春季最鲜美,常言道“开河鱼、下蛋鸡”,是大兴安岭林区的特色美味。
  大兴安岭春暖花开的时节,“泡子”也开始融化,各种候鸟长途跋涉飞到这里,声声鸟鸣给“泡子”带来无限生机。仪态优雅的灰鹤、天鹅在这里自由游嬉,身着“华丽彩衣”的鸳鸯、绿头鸭、赤麻鸭在这里往来游戈。
  10月以后,大兴安岭气温下降,“泡子”开始结冰。这里成了孩子们的乐园,他们成群结队在光滑的冰面上滑冰板、溜冰车、抽冰尜。
  “泡子”属于森林湿地的一部分,如果说森林是地球的肺,那“泡子”就是肺泡,它对调节气候,改善生态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马相全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