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为霞尚满天

朱容颉
2017-08-28
1094

本报首席记者 赵佳佳

“回顾历程、梳理记忆、清爽思绪、吐露心声,我把一生中印象最深、感悟最多的事和人物用文字记录下来,反映时代的变迁,我深知自己只是经历者,知道的并不全面,有幸见证了自治区成立70周年来一步步的发展变化,并为之付出努力,有责任做个总结,并把这本文集作为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的一份心意。”老式资料摘录卡上,沙兰老人娟秀的字迹一笔一画的记录她著作《纷纭往事》一书的初衷。

很难想象,眼前这位88岁的老人,是如何用10年,以一摞方格纸,一支蘸水钢笔,完成几十万字的一本书。

沙兰老人是蒙古族,出生在内蒙古昭乌达盟克什克腾旗经棚镇,先后经历过民国时期、土地改革、文化大革命,当过文艺兵,参加过土地改革、受过“处分”、做过妇联工作等,她是一个经历丰富、命运多舛的人。

沙兰老人不禁感叹:“人到暮年,心境宽和,对眼前的事物我已经不再敏感,却常常回首往事。”78岁的沙兰开始尝试写作要缘于女儿黎丽,因为她从事内蒙古文史资料工作,总是鼓励沙兰将亲身经历写下来,一是作为史料留存,二是可以作为寄托思夫之苦,充实闲暇的时光。

令沙兰老人没想到的是,自己撰写的第一篇回忆录《就读兴安女高》一文,经女儿的外投,竟然相继刊登于2005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兴安女高》、内蒙古政协《同心》杂志2015年第8期、《兴安盟文史资料》第6辑,从此极大地激发了她的写作热情。于是,沙兰老人坚持10年笔耕不辍,相继写下了19篇文章,其中数篇被国内各类报刊登载,最终经女儿整理编辑成书。

翻开《纷纭往事》一书,历史的厚重、情感的细腻、文字的述说……沙兰老人笔下的人物,往往寥寥几笔就能刻画得生动鲜活,跃然纸上。其中《我与报纸结缘》、《我在林业报社的一段特殊经历》、《好人娄玉山》3篇文章,都是沙兰老人写在林海日报社的工作经历。

提到这,沙兰老人眼中满是深情。原来,沙兰老人真正与报纸结缘是在1951年调到《内蒙古日报》社(东部版),从事校对、通联工作,并在读者来信组接待来访,处理来信和编发稿件。然而,1956年,东部区撤销,《内蒙古日报》(东部版)改成《呼盟日报》,版面人员都在缩减,当时沙兰老人和爱人阿思都能在海拉尔随意改行到文联、教育等行业,可缘于与林海日报社前身《林业工人报》,原报社总编娄玉山的约定,毅然决然的来到了众人口中条件艰苦的林区,这才续写了沙兰与报纸的缘分。

沙兰老人回忆说:“当时的《林业工人报》已初具规模,由油印小报改正式的铅印报,新闻采编人员虽然不到20人,可大家有的是满腔热情和不知疲倦的干劲,都在抓紧学习文化、学习业务,不断提高自己,从不计较个人得失,甘愿为这崇高的新闻事业而献身。”沙兰就是其中之一,她曾在总编室作通联工作,也曾在政教组、经济组当过编辑,后出于工作需要,在30多年的职业生涯中一直从事校对工作。

沙兰老人笑着告诉记者,说来惭愧,在报社工作的30多年我拿不出一篇代表作,更没有什么获奖作品。但我不遗憾,因为我们的报纸的字里行间,都曾留下我所倾注的心血和洒下的滴滴汗水,这其中有挫折、有变故,但她衷于这张报纸的痴心不改,无怨无悔。

时至今日,沙兰老人一直牵挂着《林海日报》,虽然生活在呼和浩特市,但《林海日报》每期报纸都会仔细阅读,时刻关心林区的发展,关注林海日报社的进步。

沙兰老人感叹,如今的出版业早已告别了铅与火的年代,而现在的年轻人可能不会理解,一个字怎么会带来那么大的灾难?出一张报纸怎么就那么费劲?可我们那一代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出版业的技术进步可以与时俱进,但许多精神层面的东西还是要靠人来传承。希望新一代林海报人能多学习,不忘历史,继承和发扬老一代新闻人的精神,为林区的新闻宣传事业多做贡献。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沙兰老人说,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本厚重的书,就看你写不写。如今,看书、读报、写作、听新闻……成为沙兰老人每天必做的事,乐观豁达的生活态度,勤奋好学的品质,使她始终能紧跟时代。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