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寻路阿富汗》:在历史与现实之间

刘雪婷
2017-11-17
1955

       一位英国人,不远万里来到阿富汗,只为完成从赫拉特步行至喀布尔的壮举,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凭心而论,光凭这一条,《寻路阿富汗》已具备足以吸引眼球的卖点。
  可这还不算完。作者罗瑞·斯图尔特何许人也?伊顿公学和牛津大学的教育背景,皇家高地军团的军官资格,在印尼、波黑和伊拉克担任外交官的经历,与查尔斯王子父子三人的特殊情谊,在阿富汗建立并督导慈善基金的义举,在哈佛执教的学术经历,主角光环的闪耀程度是否会让读者睁不开眼?
  然而,我的心头却平添了一份忧虑。西方发达国家精英的身份,是否会让斯图尔特先生以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看待阿富汗?《寻路阿富汗》会不会沦为一部被赛义德嗤之以鼻的“东方主义”式的作品?
  好在,这一切并没有化为现实。斯图尔特先生只是将这趟旅程形容为“一次冒险”和“最有意思的篇章”,而没有赋予其多少伟大的意义。在书籍的腰封上,赫然印着高大上的宣传语:“穿越战争之骸。他用脚步记录2000万人的痛苦与希望”。实际上,作者只是以冷静而克制的笔调记录着他的所见所闻。而这一点,恰恰是最为难能可贵的。
  “9·11”之后,随着美军侵入阿富汗以及塔利班政府的垮台,使得与世界隔绝长达24年的阿富汗向西方世界开放了。在阿富汗还未陷入又一段军阀林立的混乱之前,作者正是抓住了这个转瞬即逝的历史窗口,开始他长达36天、从赫拉特径直向东前往喀布尔的徒步旅行。
  与斯图尔特一样,读者们最为关心的问题就是,阿富汗会迎来一个怎样的未来?尽管我们可以从各种书籍和报道中了解到不可 胜 数 的 资料,但它们当然都无法与斯图尔特的亲眼所见相提并论。
  作者没有轻易对阿富汗的前途作出预测,只是将画面如实地呈现给所有读者,交由我们自行判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伊斯梅尔汗的登场。在作者的眼中,从恐怖分子手中夺回赫拉特的伊斯梅尔汗反对塔利班,并非因为他们对待伊斯兰的态度。比如说,伊斯梅尔汗曾经鼓励女性重返学校,但是认为她们应该遮盖好自己,并且“不应该同不相干的男人说话。”
  因此,作者坦然承认,“要评价这个人很难。”对于读者而言,要评价现在的阿富汗就更难了。
  比起阿富汗这个国家,我们对于阿富汗老百姓的了解更是一片空白。似乎在不少媒体的报道中,阿富汗人的形象被塑造成善良却又可怜。实际情况究竟如何,他们又过着什么样的生活呢?
  作者在书中叙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他行至齐斯特的穹顶时,邂逅一位骑着白马的苏菲修士。老人毫不客气地向作者讨要他的墨镜。作者向他说明,因为要穿越巴米扬的雪地,所以需要墨镜来防止刺伤眼睛。未曾想,老人没有礼貌地转身就走。要知道,齐斯特的苏菲修士曾经以拒绝礼物而闻名。作为第一手的材料,斯图尔特的文字恐怕比无数西方媒体的报道珍贵百倍。
  回到英国的斯图尔特,心里想的却是阿富汗高原,想着是不是叩开某一家的大门,询问“头人”在哪里,是不是可以容留他过夜。在英国人中,向往步行穿越阿富汗的斯图尔特无疑是个另类。但作者的勇气和透过历史和现实的关怀也正是 《寻路阿富汗》的动人之处。也许我们都应该打开这本书,抛开幻想,重新认识一下那个拥有悠久历史的国度。□李勤余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