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山本》是作家贾平凹的第16部长篇小说,也是他酝酿多年立意为秦岭做传、为近代中国勾勒记忆的史诗之著。近日,贾平凹畅谈自己写作《山本》的感受。
《山本》“是我的一本秦岭志”
按贾平凹自己的说法,“山本的故事,正是我的一本秦岭志”。这是一本以秦岭为背景的小说。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秦岭腹地的涡镇,以女主人公陆菊人与涡镇枭雄井宗秀之间相互凝望、相互依存又相互背离的命运纠缠为主线,推演了一部宏阔浓烈又深情悠远的秦岭志。
贾平凹说,秦岭是中国最伟大的一座山,秦岭横亘在中国的腹地,有了它以后中国气侯才分为南和北,而且中国历史上百分之七、八十的主要历史都发生在秦岭南北。以前写小说大多写商洛的故事,商洛也是秦岭的一部分,但这次主是要写秦岭。秦岭是中国的龙脉,它是最能代表中国的,它提携了长江、黄河,统领了南方、北方,所以《山本》是以秦岭为中心来书写一段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故事———那是一段军阀割据、民不聊生的混乱年代。
对于历史,贾平凹认为所有记录历史的书,实际上都不是仅仅写历史的一些事情,它都是对历史做一种评判,是作者把自己的一种想法、自己的一些思想,通过历史把它呈现出来。所以自己也是通过文学化的表达,描绘自己心中的这一段历史。
故事以女主人公陆菊人与涡镇枭雄井宗秀之间相互凝望、相互依存又相互背离的命运纠缠为主线,对于两人“发乎情、止乎礼”的情感,贾平凹说这是自己写得最用心、也最痛快的部分。在当时那个年代,人们的情感不可能像今天这样开放,,他们两个互相关心、互相支持,实际上是彼此的精神寄托,“爱情也可以有很多种方式”。
16部长篇:每一部都要有突破
做为作家中的“劳模”,至今仍在坚持手写的贾平凹平均每两年推出一部新长篇,《山本》是他的第16部长篇小说。如果将这16部长篇小说拼接起来,几乎可以说是涵盖了从上世纪直至当下这一百年历史的文学呈现———从上个世纪初到当下,一些重大的历史事件、重大的社会问题、重大的社会变迁,都会在他的小说里面得到呈现。作为一个作家能够在将近四十年左右的创作长度里,一方面保持稳定的创作活力,同时每部作品都有独属于“贾氏文字”的识别度,这已经非常难得。
对于自己的高产,贾平凹打趣说,有的农村人家不断生孩子、生了一个又一个女孩子,直到最后生出儿子———自己作为作家来讲,总觉得写完这个作品以后不满足,最好的应该是下一个作品,自己内心也涌动着很多想写作的题材。作家一定要对社会保持“机警之心”,对社会保持敏感,才能不使自己的写作枯竭。同时写作一定要有创新,“创作”里最重要的是创造、创新,如果没有新的创造,就等于没有写。“我经常讲写作就像跳高一样,突破一次纪录很难,其实可能只突破一厘米。不管创作多少,你要想办法和以前不一样,不能重复自己,也不能重复别人。无论在内容上还是写作手法上,都要有变化,不然显得毫无意义。”贾平凹说。
《山本》是以第三人称业写,可以全方位表现很多东西,使用的语言也不一样。“中国的古典小说有”《红楼梦》式”的,写日常生活,节奏缓慢;还有“《三国》《水浒》式”的,讲究传奇、硬朗、故事性特别强———我走的是《红楼梦》的路子。《红楼梦》教会我自己怎么写日常生活,《三国》《水浒》 教会我怎么把故事写的硬朗一些,我想如果用《红楼梦》的角度来写《三国》和《水浒》这样的故事,想尝试这样的写法,后来就有《山本》。”
有细心的读者发现贾平凹很多书名都是两个字,贾平凹说这本书原来最早叫《秦岭志》,但后来觉得秦岭志和以前写过的《秦腔》容易让人混淆,后来想既然把书叫书本,有帐本、课本、绘本,为什么不能叫山本呢?就从这个角度上起了《山本》这个书名。 □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