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2018年4月,阎崇年新作《森林帝国》出版。《森林帝国》是一部原创性史学著作。书中首次论述中华文明具有农耕文化、草原文化、森林文化、高原文化、海洋文化等五种文化形态。其中,森林文化孕育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直到满洲,文脉之承续,三千年不绝。以森林文化为纽带,统合农耕、草原、高原、海洋多元文化,形成多元一统的中华文明帝国,屹立于世界东方。
首倡森林文化,重新解读清史和东北地方史
从文化角度切入,探讨东北地区的历史,是《森林帝国》的一大特点。而作者首次提出东北地区的文化类型是森林文化,更是学术首创,发人深思。东北地区是不是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以往,学界一般认为,东北地区并不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与西北地区都属于草原文化的一部分。这种观点的缺陷在于:既无法解释东北地区文化与西北地区草原文化的显著差异,也不符合东北地区的文化特征。东北地区的文化形态,较中原农耕文化、西北草原文化、西部高原文化、沿海海洋文化而言,具有独立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形态,就是森林文化。以森林文化为纽带,便可将肃慎、挹娄、勿吉、靺鞨、女真、满洲等东北地域的族群历史串联起来,寻找他们共同的文化背景,并以此出发,重新思考与研究清史、东北地域史与民族史。
作者提出一个新领域的学术研究方向,即森林文化的学术建设大业。不只是倡议,更是身体力行,对森林文化的内涵,森林文化与其他文化关系、森林文化是构成中华文化的组成要素,森林帝国的历史意义,都做出颇有建树的研究,开启了森林文化研究的崭新局面。
思考二十载,回答毛主席之问
作者之所以选择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作为研究题目,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当年,毛泽东主席曾提出一个问题:满族是一个只有几十万人口的民族,军队也不过十万人,怎么会打败约有一万万人口、一百多万军队的明朝呢?而且,满族人建立清朝并巩固其统治长达二百六十八年,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后来周恩来总理再次提出这个问题。上世纪90年代,时任北京市委副书记的王光同志来到作者家中,曾当面提出毛主席的这个问题(作者称其为“赫图阿拉之问”)。之后,作者便在不停地思考、研究这一问题,历经二十余载,终以此书作为答案。
在中国两千多年帝制史上,中华文明帝国曾表现为农耕帝国、草原帝国和森林帝国三种形态。其共同特征是:以某一文化形态为纽带,实现文化的多元一统。森林帝国是指以森林文化为纽带,统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及海洋文化,所建立多元一统的中华文明帝国。满洲实现了女真内部的统合,完成了东北森林文化的统合、同漠南蒙古(内蒙古)的统合,以及同汉军、汉臣、汉儒的统合,形成八旗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清定都北京后,原本是“以小制大”,经过“康乾之治”的文化统合,他们在满、蒙、疆、藏、台等地区,重俗尊教,因地制宜,逐渐与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和海洋文化统合。书中所述五个文化圈,占当时全国人口的90%、土地的90%以上。满洲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占据主导或主流地位,清帝成为中华共主,取得了巩固的地位。总之,清廷依靠“文化统合”而得以国祚绵延二百六十八年。后来外有列强入侵、内生文化裂分而逐渐走向衰亡。
提出文化统合,阐释中华文明历史的重大命题
作者提出、解析文化统合的概念。并认为,从森林文化走出来的满洲统治集团,善于利用政治、文化、宗教等政策,逐渐统合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高原文化以及海洋文化,使得各种文化类型既能合而不同、自身得到发展,又能够互通有无、促进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最终汇聚成为中华文明,各文化类型的族群最终凝聚为中华民族的多元一统。
作者立足中华文明史和清代历史的发展指出,文化统合能够促进政权的建立与巩固;文化统合还需放眼世界,善于从其他文明、文化中汲取养分; 中国历代长期忽视海洋文化,是文化统合中的一块短板。
森林文化、森林帝国、中华文化五种形态概念的提出,不仅有助于分析、研究和阐述森林帝国取得政权和巩固政权的文化根因,提高传统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团结奋进;而且有助于澄清两个认识误区:第一,认为中华文明帝国只有一种文化形态;第二,认为文化统合就是文化征服或文化同化。中华文明之博大,在于其文化多元;中华文明之绵延,在于其文化统合。中华文明发展的宝贵经验在于两个字———“合”与“一”,实现中华文化多元统合,形成中华民族多元统一。□一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