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镜里乾坤:《鉴若长河》用古代铜镜串起中国史

刘雪婷
2018-01-19
1994

       《鉴若长河》自2017年11月出版以来,受到学者和一般读者的喜爱,还被收入“2017年你不能错过的艺术史书单”中。本书作为“细节阅读”其中一种,充分运用细微的笔墨,从小处着眼来观照大的历史。作者霍宏伟对书名有个解读,他说如果将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铜镜连在一起的话,无疑是一条历史的长河,或浩浩荡荡、波涛汹涌,或低吟浅唱、细水长流,映照着中国历史的微观世界,这也是书名“鉴若长河”的由来。它为读者开启了一部镜中的中国史。
                                                              以镜为史,可知古人日常
  自人类诞生以来,妆容就是关心重视的第一件事。远古人类临水而居,时常在水中观看自己的倒影。镜子出现之后,便成为人们至今都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人们以其照容,修饰形貌,整肃精神,还用它来譬喻人品德行,映射世事人生,甚至赋予它很多象征意义。历史上关于镜子的故事,更是数之不尽,太宗三鉴,破镜重圆之类的典故传说更是家喻户晓。宋人名著《宣和博古图》中专门设有“铜镜”门类,因而它也是人们喜好收藏把玩的珍物之一。
  本书挑选了铜镜发展史上的闪光点对铜镜展开详细叙述,分14个话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铜镜的故事。通过个案描写,让人们得以一窥铜镜在历史上的逐步变化。内容涉及举世瞩目的金村大墓遗宝,铜镜上的铭文诗词、神话传说和吉祥图案,铸镜工艺,镜架和镜台使用方法的转变及其反映出古人如何使用家具,磨镜工艺和古老的职业,以及备受关注的盗墓问题。这些话题单独成篇,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可分为制镜、用镜、修镜等内容,并延伸至与铜镜有关的人、建筑方面,可谓内容丰富。在编排顺序上由早至晚。不仅为大家介绍铜镜精美绝伦的外观,还对与之相关的人和历史进行了剖析,达到了考古学由物见人的目的。
                                                              取材于考古材料,根植于考古研究
  本书作者霍宏伟为国家博物馆研究员,考古专业出身,曾经有着十几年考古发掘一线工作的经历。本书字里行间均可见其考古学研究的惯习和根底。选材时,他刻意选择出土铜镜进行论述,保证了所讲对象的时代和真伪;所引图片也来自考古发掘报告、博物馆馆藏图录等一手资料,确保来源可靠。作者在论述时充分利用自身工作和专业优势,对铜镜的出土地点、出土环境以及共出器物等考古发现多有描述,力求复原古人的生活。例如讲到仪征市新集镇前庄砖瓦厂12号西汉墓出土的一面鎏金四乳四虺纹镜时,作者将其随葬状态以及出土前后图片放在一起,清楚展示了铜镜在墓葬中随葬的位置、摆放的状态,还可以看出其上鎏金在出土前后以及随着岁月的变迁而发生的变化。又如在带领读者观赏日本正仓院藏铜镜时,他分析了铜镜的保存方式,特别附上河南偃师李守一墓中一面瑞兽葡萄镜的出土照片,明显看到镜子保存在镜奁中,而奁盖已经残缺。这就让我们对古人如何收纳镜子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
  另外,书中展示的一些文物,反映出作者犹如侦探分析案情一般的细节,十分精彩。例如说到西安王家坟90号唐墓出土的揽镜三彩女俑时,以往论著谈到此件文物,说她左手持镜已失,作者提出不然,并引导读者发现唐人塑造此像执镜用了写意的手法,即将左手塑造成握拳并手心向内的样子,再于并拢的五指前部贴上一张像饺子皮一样的薄片儿,以此代表铜镜。并将其与维多利亚与艾尔伯特博物馆馆藏唐揽镜三彩女俑对照。如此以来,这件文物的原状一目了然。此外,大英博物馆保存的一件文物,以往一直被当成盒或者匣,霍宏伟对其形制进行研究,认定内盒中间的镂孔即为放置铜镜时为镜纽预留的位置,将其定为镜奁;并将其盖上图案与明画《薛姬临镜写真图》榜题对照,考释出此件宋代银镜奁盖上画的含义应为仕女临镜写真。
                                                             考古、文献和图像三位一体
  将考古学、文献尤其是古代诗词和绘画作品融合在一起,是本书又一大特色。多种资料糅合,为研究提供了多重参考证据,也为读者增添了阅读体验。以“佳人览镜”为例,这一浪漫温情的主题,是铜镜与文学艺术结缘迸发出的天成之作,特别适合进行综合研究。作者将考古发掘出土的铜镜与唐墓彩绘陶俑、东汉武梁祠画像石、三国墓葬出土漆盘、唐代章怀太子墓壁画、《挥扇仕女图》、《女史箴图》等文物、壁画和图画资料相结合,将古代美人对镜梳妆这一题材进行了多角度呈现,立体地复原了古人使用铜镜的场景。
  在“磨镜客”一篇中,通过历史文献中“镜本明,被尘垢昏之,用磨擦之工,其明始现”的记载,唐诗中“长在城中无定业,卖丹磨镜两途穷”,以及明代人想象中“负局先生”的图画等,借助语言文字、图像实物,对古代磨镜客这一角色进行了考证,对这种古老的职业进行了复原,让磨镜先生身背工具,走街串巷,深入里坊,为人民解决日常生活中旧镜变新的小问题形象跃然纸上。将古代底层社会百姓的生活场景活灵活现,让历史活了起来。
                                                             由镜写人,由人及史
  本书在讲铜镜发展史之外,特别讲到了和铜镜关系密切的历史名人。相较于时下热映电影中白居易的魔幻浪漫形象,作者在“白居易的镜子”一节中通过“镜诗”还原了历史上真实的白居易。作者亦不吝发挥想象力,以洛阳白居易晚年曾生活过17年的宅院遗址考古发现的两面铜镜做引子,将白居易2000多首诗作中,以铜镜为题的11首及与铜镜有关的50余首剖析分类,以诗论镜,以镜叙事。引用唐诗论证铜镜的纹饰风格,在以往研究中虽不鲜见,但作者另辟视角,用这些诗解析白居易人生不同阶段的经历过往、思想境界、处世哲学等,极大提升了铜镜本身的文化内涵,进而扩展到唐代文人士大夫的交游等情景,丰富了人物,还原了历史。 □小题

 

林海日报社主办林海日报国内统一刊号:CN15-0074林海日报官方网站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