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195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副牌“作家出版社”名义出版的《红楼梦》面世,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部《红楼梦》整理读本,系以程乙本《红楼梦》为底本,俞平伯、华粹深、李鼎芳、启功注释。1957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在1953年版《红楼梦》基础上,推出了由启功重新撰写注释,周汝昌、周绍良、李易重新校点的新版《红楼梦》,其后又经过了1959年和1964年的修订再版,在序言前言、正文结构等方面有所调整,注释也在历次再版、重印中修订完善。到1981年,启功注释版《红楼梦》发行达到100多万套(1982年,人文社开始发行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校注、以庚辰本为主要底本的《红楼梦》新校注本,原启功注程乙本《红楼梦》停止发行)。
从20世纪50年代到今天,很多读者是通过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红楼梦》整理本,走近这部伟大经典的。2018年底,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了新中国第一个《红楼梦》整理本出版六十五周年纪念版(以程乙本为底本,启功注释),并于2019年1月11日下午在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全国图书订货会现场召开发布会。发布会现场,人民文学出版社周绚隆副总编辑介绍启功注《红楼梦》出版65周年纪念版的缘起及意义;中国红楼梦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著名红学专家胡文彬先生讲述了程伟元、高鹗整理本(程甲本、程乙本)在《红楼梦》传播史上的历程、意义;启功先生弟子、中华书局编审柴剑虹先生讲述了启功先生注释、研究《红楼梦》成就、轶事等。
与1953年版《红楼梦》一样,纪念版《红楼梦》也以程乙本为底本。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程伟元将历年“竭力搜罗”的《红楼梦》抄本,“同友人细加厘剔,截长补短,抄成全部”,以“萃文书屋”的名义出版了120回本《红楼梦》,封面题为“绣像红楼梦”。因其卷首有程伟元序、高鹗序,后经胡适命名为“程甲本”。程甲本问世后不到三个月,程伟元、高鹗在程甲本基础上又加工整理,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再次活字摆印120回本《红楼梦》,即程乙本。在其后的近两百年,程甲本、程乙本和以它们为底本的各种翻刻本、评点本等,是大众阅读《红楼梦》的主要版本。虽然学者和读者对程乙本《红楼梦》的评价不一,甚至贬多于褒,但它在《红楼梦》传播史上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版本,至今仍有一些新出的整理本以之为底本。
此次推出的纪念版《红楼梦》,采用的原书是人文社1964年第三版、1981年最后一次印刷的版本,其版权页署名为“曹雪芹、高鹗著,启功注释”。虽然目前通行的人文版《红楼梦》适应当下的学术研究成果,在2008年修订再版时,整理者已经将作者署名改为“(前八十回)曹雪芹著,(后四十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但这次的纪念版,仍然保留了1981年的署名,既是考虑到“纪念”的意义,也是对原书整理者观点的尊重。
从1953年版《红楼梦》开始,启功先生就参与注释工作,到了1957年重新整理程乙本《红楼梦》时,启先生更是以一己之力重撰注释,他渊博的学养鲜明体现在《红楼梦》注释中。
启功先生(1912-2005),满族,北京市人。他是著名的书法家,同时在古代语言文字、古典文献学、文物鉴定等很多领域都有建树。在《红楼梦》研究方面,启先生更有自身的优势,他是清雍正皇帝的第九代孙,对满族的历史文化、风俗掌故十分熟悉。
除了启功先生的注释,纪念版原书的校点者是红学大家周汝昌、周绍良、李易先生,我们完整保留了老先生们当年比照不同版本做的详细校记,很多校记不仅是列出版本差异,还体现了对于文字取舍、标点使用的理由和心得。
人民文学出版社历史上出版过的《红楼梦》整理本,在装帧形态上十分多样。这次的六十五周年纪念版,由曾经获得“中国最美的书”荣誉的设计师陶雷担纲整体装帧设计。主色调是红、金、米白(玉色),恰好体现了《红楼梦》的色彩背景。全书分为四册,小32开本,平装锁线,精选清代画家孙温绘《红楼梦》彩图132幅作为插图,并附赠精美函盒和书签。整体装帧设计,除了精致美观之外,也考虑到怀旧的形制,又十分适合随时阅读。
□小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