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于艳丽
大暑,作为夏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一年中最为炎热的时段正式来临。此时,酷热难耐,万物仿佛都被这炽热的阳光点燃,大地如同蒸锅一般,人们也在这滚滚热浪中感受着大暑独特的威力。在这样的时节里,了解中医养生知识,顺应节气特点进行调养,对于保持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大暑气候特点与人体变化
大暑期间,气温高、湿度大,天气闷热难耐。中医认为,此时人体阳气外浮,气血运行旺盛,新陈代谢加快。然而,暑热之气极易耗气伤津,导致人们出现口渴、多汗、心烦、乏力等症状。同时,湿热之邪也容易侵袭人体,困阻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使人出现食欲不振、腹胀、便溏等不适。此外,炎热的天气还会影响人的情绪,导致心烦意乱、急躁易怒,进而影响脏腑的正常功能。
大暑养生原则
1. 清热解暑
大暑时节,清热解暑是首要任务。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清热解暑作用的食物,如绿豆、冬瓜、苦瓜、西瓜等。但需注意,解暑食物寒凉,不宜过量食用,尤其是脾胃虚寒者更应注意。
2. 益气养阴
由于大暑天气炎热,人体出汗较多,容易导致气阴两虚。因此,在清热解暑的同时,还应注意益气养阴。可适当食用一些益气养阴的食物,如山药、百合、银耳、莲子、西洋参等。
3. 健脾化湿
大暑期间,湿热之邪容易困阻脾胃,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因此,要注意健脾化湿,保持脾胃的正常功能。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化湿作用的食物,如薏米、芡实、白扁豆、茯苓等。此外,还可通过艾灸足三里、中脘等穴位来健脾化湿,增强脾胃功能。
4. 养心安神
炎热的天气容易使人情绪烦躁,影响心神。因此,大暑时节要注意养心安神,保持心情舒畅。可适当参加一些户外活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既能锻炼身体,又能调节心情。同时,还可听一些舒缓的音乐,阅读一些有益的书籍,以缓解紧张情绪,宁心安神。此外,睡前用温水泡脚,按摩涌泉穴,也有助于促进睡眠,养心安神。
大暑中医特色疗法
1. 艾灸
艾灸是中医传统的治疗方法之一,具有温通经络、散寒除湿、调和气血等作用。艾灸时要注意掌握好温度和时间,避免烫伤皮肤。
2. 拔罐
拔罐能通过负压作用,使罐吸附在皮肤上,促进局部气血运行,达到通经活络、消肿止痛、祛风散寒等效果。但拔罐后要注意保暖,避免吹风受寒。
3. 中药茶饮
可根据个人体质和节气特点,选择一些中药茶饮来养生保健。但中药茶饮要根据个人体质合理选用,不宜随意饮用。
大暑时节,气候炎热,人体易出现各种不适。通过遵循中医养生原则,注意饮食、起居、运动等方面的调养,并结合中医特色疗法,我们可以有效地应对大暑带来的挑战,保持身体健康,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季。让我们借助中医智慧,在大暑时节呵护好自己的身体,尽享夏日的美好时光。(内蒙古林业总医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