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刘彬:初心未改使命在肩

凌鹤闻
2025-08-21
1308


□本报通讯员 于明洋


在阿里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专业扑火队,有这样一个青年,曾经他在军营中挥洒热血,如今却身披橙色战衣,冲锋在森林防灭火一线。他就是阿里河森工公司应急事务中心专业扑火队中队长刘彬。


1999年,18岁的刘彬参军入伍,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在部队服役的两年间,练就了刘彬过硬的军事素质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他说:“军人的天职是服从命令,更是守护一方平安。”正是这句刻在骨子里的话,也成了他后来投身森林防灭火事业的座右铭。


脱下军装,亦不辱使命。退伍后,刘彬选择成为一名森林防灭火队员。初入扑火队时,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刘彬觉得身上肩负的责任更重了。他深知,森林防灭火工作关乎生态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凭借在部队练就的扎实基本功,再加上他白天随队巡山、熟悉地形,夜晚挑灯夜战,学习扑火理论知识,刻苦钻研战术与避险技能。通过不断学习、摸索,刘彬适应了新角色,很快因业务水平突出,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一致好评,成为扑火队里的业务骨干,也成为同事们口中的“定海神针”。


2019年,刘彬担任扑火队中队长,他将部队的军事化管理理念带入扑火队日常训练中。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训练场时,他也带领队员开始了一天的训练。队列训练、强化体能、装备操作、战术演练……每一项他都亲自示范、严格把关。记得一次实战演练,有一名年轻队员因操作不当,导致风力灭火机熄火。刘彬立即叫停演练,手把手指导队员调整姿势、控制油门节奏,直到队员们熟练掌握才继续训练。队员们都说:“刘队长对我们严格,也是为我们负责。”在刘彬心里,火场就是战场,平时多流汗,参加任务时才能少流血。如今,在他的带领下,扑火队员的整体训练标准不断提升,队伍战斗力显著增强。


平日里,刘彬不仅是一线的“战斗员”,更是一位默默耕耘的“播种者”。除了日常训练和火场救援,他还承担起新队员的培训任务。他将部队的战术理念与扑火实际相结合,创新推出“模拟火场实战训练法”,让新队员在逼真的火场环境中快速掌握扑火技能。近年来,经他培训的队员已达200余人,不少人员已成为各单位扑火队伍中的中坚力量。


“发挥作用,带头冲锋。”在刘彬看来,这不是一句承诺,也不是一个口号,而是遇到急难险重任务时,“以身作则”的重要性。今年春季,阿里河林区突发雷击森林火,火势迅猛,形势危急。接到命令后,刘彬第一时间带领扑火队奔赴火场。面对熊熊烈火和复杂火情,他沉着冷静,迅速制定扑火方案,带头冲在最前线,始终坚守在火场,指挥扑火队作战,直至火势全面受控才稍作休息。当队员们看见他憔悴的模样时,他已经在火场连续奋战了48个小时,他擦了擦头上的汗珠,仍坚定地说:“作为队长,我必须站在最前面,这是我的责任。”简单的话语,不仅体现了曾经身为军人的担当,更能看到一名森林守护者的初心。


从军营到林海,改变的是岗位,不变的是初心与信仰。刘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一名森林卫士的使命,用坚守来诠释守护林海的赤子之心。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