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是指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拖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严重的拖延症会对个体的身心健康带来消极影响,如出现强烈的自责情绪、负罪感,不断的自我否定、贬低,并伴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疾病,一旦出现这种状态,需要引起重视。那么如何克服拖延的毛病呢?
一、经常问自己一句话:“我现在做的是不是目前最重要的事?”这是“非死不可”的创始人扎克伯格的经验,他非常忙,却从不拖延,每年都能完成很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和计划,就是靠的这句简单的话。
二、固定时间,养成习惯。比如每晚7-9点,雷打不动的坐在书桌前,不玩手机不玩游戏,无聊啊,总得干点什么,于是开始工作,你会发现,你能提前完成很多任务,让你自己都吃惊,而且越来越轻松,信心也越来越足,心理负担也会烟消云散,记得奖励自己哦。
三、学会分清主次,把要做的事情分好优先级。1、分类:生活中肯定会有一些突发性和迫不及待要解决的问题。成功者花时间在做最重要,而不是最紧急的事情。把所有工作分成急并重、重但不急、急但不重、不急也不重四类,依次完成。你发每封电子邮件时不一定要字斟句酌,但是呈交老板的计划书就要周详细密了。2、分解:把大任务分成小任务。
四、消除干扰。关掉QQ,关掉音乐,关掉电视……将一切会影响你工作效率的东西统统关掉,全心全力地去做事情。
五、互相监督。找些朋友一起克服这个坏习惯,比单打独斗容易得多。
六、设定更具体的目标。如果你的计划是“我要减肥,保持好身段”,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流产。但如果你的计划是“我每周三次早上七点起床跑步”,那么这个计划很可能被坚持下来。所以,你不妨把任务划分成一个个可以控制的小目标。当你的家里看起来像一个垃圾站时,让它立刻纤尘不染可能是一件不现实的事,但是花十五分钟把洗手间清洁一下却也不算太难。
七、不要给自己太长时间。心理专家弗瓦尔发现,花两年时间完成论文的研究生总能给自己留一点时间放松、休整。那些花三年或者三年以上写论文的人几乎每分钟都在搜集资料和写作。所以,有时候工作时间拖得越长,工作效率越低。
八、寻求专业的帮助。如果拖延症严重到影响了你的前程,不妨去看看心理医生,认知——行为疗法可能会有效。(呼伦贝尔市精神卫生中心供稿公益心理援助热线7373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