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读完卡勒德·胡赛尼的《灿烂千阳》后,心里充斥着愤怒、悲哀、无奈、感动、希望的复杂情绪。《灿烂千阳》是卡勒德·胡赛尼继《追风筝的人》之后的又一力作,作者用富有同情的叙述方式和简练引人动情的语言讲诉了一个“不可宽恕”的年代的关于“爱”的故事。
小说描写的是阿富汗战争期间两位阿富汗妇女的悲惨遭遇。女主人公之一玛丽雅姆是一个与母亲生活在赫拉特乡下的私生女,母亲娜娜没有生她之前,曾是父亲扎里勒家的一个女佣,扎里勒有三个妻子,是赫拉特城里屈指可数的富人。母亲怀孕后被扎里勒和几个妻子赶到乡下泥屋生活。扎里勒有九个合法的子女,而玛丽雅姆则什么都没有,她从小最期待的便是每周四与父亲会面的时刻,那时她是快乐的,完全意识不到自己是一个私生女。在她15岁生日之际,为了父亲一个模糊不确定的约定,玛丽雅姆不顾母亲反对去城里寻找父亲,父亲却躲避不肯见她,而母亲却因她不听话而上吊自杀了。为了顾及自己的名声,扎里勒将玛丽雅姆嫁给了比她大十几岁的喀布尔城的皮鞋商拉希德。
从此开启了玛丽雅姆的悲惨命运。
莱拉是另一个女主人公,比玛丽雅姆小近二十岁,从小生活在喀布尔,父亲是位教师,两个哥哥在战争中牺牲,母亲受到了刺激。莱拉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活泼开朗,聪明懂事,崇尚新思想,还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塔里克。然而,由于战争,她的恋人不得不与她分别。在她们全家准备搬离喀布尔时父母被炮弹炸死,被拉希德所救,醒来后又被拉希德欺骗以为恋人塔里克已经死去,为了保全自己与塔里克的孩子被迫嫁给了拉希德,成了他的第二个妻子。从此两个性格不同但却同样不幸的女人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由最初的彼此敌视到结下深厚的友谊,两人互相帮助,共同反抗被压迫的命运。
没读这本书前,我对阿富汗这个国度和这场发生在20世纪的阿富汗战争知之甚少,那个充满异域风情的国家,就像阿富汗妇女脸上蒙着的面纱,神秘而又模糊。“每个阿富汗人的故事都充满了死亡、失去和无法想象的悲哀。”卡勒德·胡赛尼用他温婉平和的叙事语言和奇妙的构思,将这层面纱轻轻揭开,向我们展现了一个遭受战火摧残的国家和人民真实的状况。作者对于日常生活本质的洞察和对人类情感细致入微的刻画,为小说增添了生动性与曲折性。
小说贯穿始终的是“爱”这条主线,从玛丽雅姆幼时对父爱的渴望,到嫁给拉希德后对婚姻的恐惧与无奈,想起母亲幼时教育她永远不要相信男人的话后的绝望,再到与莱拉相互敌视后又结成的深厚友谊和对两个孩子发自内心的关爱。作者从小处着笔,对人物内心思想情感的细腻描写,让读者感受到主人公从爱的渴望、绝望再到爱的自觉付出、为爱反抗的心理过程。当我读到玛丽雅姆为了救莱拉鼓起勇气用铁锹将拉希德打死,她的精神升华了,那是对以往受欺侮压迫生活的觉醒,更是对亲人的无私的爱。当她义无反顾踏上刑场时,我禁不住热泪盈眶,为作者的构思和凝练的语言、细致的描写叫好。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作者用阿富汗民族诗人赛伊伯的诗句来隐喻阿富汗人民向往和平,追求独立自主的美好愿望和阿富汗妇女们身上善良、勇敢、无私伟大的爱。
小说虽然令人伤感,但结尾充满希望。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带来的光芒最终会驱散笼罩在阿富汗上空的阴霾,为阿富汗人民、为勤劳善良的阿富汗妇女带来光明和温暖。
□任凤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