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保护绿色生态资源 科学开发柳叶蒿产业

叶桐
2018-10-30
1486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为发展林下产业奠定了雄厚的物质基础。可移植栽种的山野菜资源主要有“柳叶蒿、苣荬菜、蒲公英、老山芹、扫帚菜”等十余种,这些植物依靠科学技术移植栽培,其蕴含着巨大的经济潜力与生活需求。
      山野菜之冠———柳叶蒿,更是佼佼者。笔者在园地移植栽培柳叶蒿试验,通过几年来的实践,取得了很好效果。经对《中国大兴安岭植物志》、《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野生经济植物》和相关资料的参考,因而认定,依靠科学技术开发柳叶蒿,是企业转型中一个大的发展产业链。
      柳叶蒿:又叫柳蒿;别名,柳蒿芽、白蒿、解毒蒿等;蒙语为乌达力格-协日乐吉;达斡尔语为“昆米乐”、“苦木勒”。为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35~150厘米。主要分布在大兴安岭南北,耐寒抗热,散生于林缘湿地、草甸、路旁。柳叶蒿的嫩茎和叶可食用,清苦宜人,味美可口,是“达斡尔、鄂温克、鄂伦春”三少民族和蒙古族人民普遍喜爱食用的一种野菜,更是达斡尔族人民喜食的传统食物之一,尊称为“救命菜”。历史上天灾闹粮荒时,是“苦木勒”拯救了达斡尔这个民族,从此“苦木勒”与达斡尔族人民结下了不解之缘和难以割舍的情愫。不能说有“苦木勒”的地方就有达斡尔族居住,但有达斡尔族居住的地方一定有“苦木勒”。
      柳叶蒿含有丰厚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每100克鲜品中,就含有蛋白质3.7克、胡萝卜素4.4毫克、维生素B20.3毫克、维生素C23毫克等; 每100克干品中,含钙950毫克、钠38毫克、铁13.9毫克、锌2.6毫克、铜1.7毫克等多种元素,是不可多得的绿色保健品。柳叶蒿不但是“三少民族”餐桌上的传统食品,它还是一位中药和一道膳食兼用的山野菜。《诗经》和《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食其苦辛、性湿的柳叶蒿,具有健脾胃、养肝胆、消炎去火、清热解毒、破血行淤、下气通络之疗效,还能降血压、降血脂。《千金翼方》·[卷第八]“治妇人崩中下血,榉柳叶汤方”。
      栽植无公害柳叶蒿,其栽培方法及管理需要科学化、技术化做支撑。柳叶蒿根系发达,根茎肥大,抗逆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适宜埋根栽植、采籽播种、扦插培育,本文特对埋根栽植加以介绍,以飨读者和同仁们。
      埋根栽植柳叶蒿,从移植栽种到采收,大体需要分五个步骤:
      第一步是整地做畦,野外田园每亩地(约666.7平方米)用1000公斤~1500公斤腐熟有机肥(鸡粪、土、人粪尿发酵而成)作为基肥,埋在土下20~25厘米深。精耕细耙后,做成1~1.4米宽、25厘米高的平畦,长度不限,以提高地表温度,家庭园地以0.3亩(长10米、宽20米)来做畦。
      第二步是埋根栽植,首先要采集优质柳蒿根系。一般在春季的5~6月份,秋季的8~9月份进行挖根移植栽种最为适宜。取柳蒿带芽孢的根茎做埋根,切成长6~8厘米小段,按行距25~30厘米、深10~15厘米开沟,按株距15~20厘米摆入沟内,覆严土、浇足水。
      第三步是田间管理,埋根后每天浇一遍水,保持畦面湿润,促进生根发芽。一周后开始发芽,此时视天气和土壤墒情浇水,土地保持见干、见湿,约7~10天浇一次水。长到20厘米左右时,让其自然生长,年要除草2~3次,适时松土排水。
      第四步是生长期追肥,每亩柳蒿需发酵好的尿肥或大粪水肥,按1:10兑水/公斤的施肥量,以浇遍浇透为准。
      第五步是采收,春、夏季嫩苗长高25~30厘米时,用刀整株割下,地面上应留5厘米左右高的茬,以便再发芽生长。一春一夏可收割4~7次,一般以4次为宜。入冬前割去地表面上残秧,以保清洁。
      开发柳叶蒿产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据了解有的大中城市菜市场均有销售,正常价格为10元/市斤左右。林区市场在7~8元/公斤左右。据百度转载,“柳蒿开发潜力不可小看,超高产栽培潜力为1万公斤/亩,可以生产茶叶100公斤/亩(现市场价1200元/公斤),还可开发饮料、酒等产品,外商已经看准这珍品野菜而大量进口。”
      柳叶蒿移植栽种十分容易,成活率高,几乎无病虫害,全林区皆宜,有地皆宜。(得耳布尔林业局老科协宋长友)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