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护绿增颜筑屏障 林下生金惠民生———库都尔森工公司打出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组合拳”

包文君
2025-08-21
1566

■本报通讯员 马莉

库都尔地处内蒙古大兴安岭腹部主脉东西两侧,森林面积4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7.97%,有野生动物70余种、野生植物1000余种……这一串串数字的背后,是库都尔森工公司员工群众日益充盈的绿色获得感与生态幸福感。

今年以来,公司精心打好“护绿”组合拳,在巩固造林绿化成果中持续发力,以实际行动为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添砖加瓦。

强化资源管护筑牢绿色根基

茂密林间,獾机警地四处张望,枭在枝头安然打盹,野鸡迈着悠闲的步子穿梭其间……深吸一口气,松脂的清香扑鼻而来。

这生机盎然的景象,是几代务林人植树造林的成果,而守护这份绿色,更需日复一日地精细管理。

“大家再加把劲儿,今天得完成这个地块啊!”在新帐房经营管护中心的造林场地,作业人员正在密林中忙碌。他们手持镰刀,清理退化林修复地块落叶松幼苗附近的杂草。“今天需要完成的面积有200多亩,主要是将幼树周围的蒿草割除清理,让它通光透气,减少杂草争夺养分、水分,为幼树生长提供良好的环境。”新帐房经营管护中心党支部书记赵总楷说。

赵总楷是一名场级林长。“造林场地抚育、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这些都是林长要管的事。”自从当上林长,他每天都要拿着木棒沿着林地走上一个半小时,这敲敲、那看看,走得勤也看得细。

“巡护时,要仔细观察树木叶子是否变色、是否整株枯死,一旦发现异常,要及时向森防站报告具体地点、位置和数量……”赵总楷一边穿梭林间检查树木健康,一边现场向巡护员传授病虫害辨认技巧。

织密巡护网络守护林海安宁

今年59岁的张广军,是新帐房经营管护中心的巡护员。自《内蒙古自治区草畜平衡和禁牧休牧条例》颁布实施以来,他的护林任务更重了。

“我们巡护时,偶尔会发现散养的牲畜在林内吃草,为了防止树木遭到啃食,我们会果断将牲畜驱赶,并向牲畜主人讲解生态保护的重要性以及牲畜进入林区啃食树木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望着眼前这片来之不易的林海,张广军丝毫不敢松懈。

为筑牢防护网,公司充分发挥林长制考核“指挥棒”作用,将禁牧休牧工作列入年度林长制工作考核细则,创新推出“无人机巡航+地面排查”立体巡查模式。无人机精准定位夜牧、偷牧行为,重点区域实施全天候监控,科技赋能让禁牧巡查效率大幅提升。

“上山采山货?无证人员禁止入山。”发现有人进山,爱林经营管护中心秋拔河管护站管护员苏建平立即上前劝离。

如今,卫星监测、视频探头、瞭望台哨与地面巡查联动,让防火更精准,但苏建平深知,管护员的坚守无可替代:“我在这儿干了这么多年,看着山里的小树长成大树,这片林子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

应急事务中心扑火队员以“全要素、全流程、实战化”为导向,不定期开展训练。从理论学习、野外拉练,到水泵架设撤收、野外应急处置,再到体能强化、水带铺设和地形勘察,多样化的训练让队伍时刻保持战备状态,确保火情发生时能迅速集结、实现“打早、打小、打了”。

激活林下资源促进林下经济发展

走进林木种苗中心,田间空地上娇翠欲滴的金莲花恣意绽放,与蓝天交相辉映,形成一幅唯美画卷。不远处,员工们手握锄头,细心地为白芍除去杂草,汗水顺着他们的脸颊滑落,滴入孕育希望的泥土。“这是我们试种的芍药和金莲花,从垦地起垄到施肥播种,再到后期养护,全由员工完成,就盼着早日让‘方寸地’变‘增收园’。”林木种苗中心党支部书记赵国庆介绍。

为让林下经济行稳致远,公司选派骨干业务员外出学习,引进种植技术、田间管护、成本控制、病虫害防治方面的先进经验,提升金莲花等中草药人工栽培的成活率与品质,为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提供核心技术支撑。目前试种的金莲花生长态势良好,培育团队正制定详细的产业发展规划,并逐步扩大种植规模。

在公司其他经营管护中心,员工们也在闲置土地上试种林菌、林药,因地制宜探索林下经济发展路径。从资源优势到经济优势的转化,正描绘出“库都尔有景可看、单位有事可干、员工有钱可赚”的动人图景。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