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绰尔森工公司工会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娘家人”办实事职工心暖劲更足

包文君
2025-09-19
1286

■本报通讯员 李学玲

“体温36.8℃,血氧96%,心率71次/分,血压120/ 80mmHg……”近日,绰尔森工公司职工李鹏利用智能化互联网医疗咨询检测一体机,完成了全套体检。便捷的操作让李鹏赞不绝口:“以前查这些得跑医院,现在家门口的医疗站随到随测,太方便了!”

这台由内蒙古森工集团工会配备的智能设备,自投入使用以来,已累计为100多名职工提供检测和视频医生咨询服务,成为该公司工会精准服务职工的生动缩影。

今年以来,公司工会围绕“解急难、强技能、聚人心”构建全链条服务体系,用精准的帮扶、务实的举措、贴心的关怀,把“娘家人”的温暖送到每一位职工心里,凝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合力。

精准解困急难时刻有依靠

“多亏工会提供的8万元无息借款,不然我这100多亩赤芍真要错过了管护关键期!”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站职工高云雁看着地里长势喜人的中草药,难掩感激之情。

当高云雁种植的赤芍、金莲花进入除草期时,雇人费用加上其他支出却让她犯了难。公司工会走访得知这一情况后,很快就为她办理了无息借款手续,解了燃眉之急。

为让服务精准对接职工需求,公司工会建立“日常走访+动态排查”机制,累计为7名创业职工发放无息借款40万元,扶持职工发展家庭经济。常态化开展送福利、送温暖、送清凉等活动,采购甘油护手霜,解决一线职工户外作业手部干裂问题。准时为会员职工送去生日蛋糕券,增强职工的幸福感、归属感。依托“林海工惠”智慧平台,搭建实用服务站,目前平台注册职工达千余人。大学生员工张婷一边用手机演示平台操作,一边说道:“智慧平台覆盖了吃住行游购娱,用起来特别方便,感觉工会的服务就在我们身边!”

强技赋能岗位建功有奔头

解决了职工的“急难愁盼”,公司工会聚焦“让职工干有奔头”,通过精准化培训和竞技化比拼,促进职工成长成才。

“按压深度要达到5至6厘米……”在工会举办的应急救护取证培训班上,职工刘佳跪在假人模型前反复练习心肺复苏。“父母年岁大了,学点急救技能心里踏实,以前遇到有人晕倒只会喊人,现在敢上手、会操作了。”

经过专业系统培训,像刘佳一样的50余名一线职工也接受了专业培训,为生产生活筑起一道安全防线。

公司工会将技能竞赛作为职工“练本领、比水平”的舞台。育苗比赛现场,育苗工围绕理论答题、装杯植苗、苗木装筐等环节展开比拼。赛后,育苗工李焕勇感慨:“之前总掌握不好植苗深浅,经评委点拨,现在领会其中的技巧了。”森林消防员技能竞赛中,快扑队员们在油锯拆装、水泵水带架设等项目中较量速度与耐力。获得两项二等奖的快扑队员王鹏为自己鼓劲:“越比越清楚差距和不足,下次争取拿一等奖!”

文化铸魂精神滋养增干劲

当职工的保障更实、本领更强,公司工会深耕精神文明建设,开展有地域特色、有人文关怀的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的精神家园。

“萨日奈……”悠扬的蒙语歌谣《萨日奈》余韵萦绕,蒙古族大学生员工陈圆圆和包萨如拉随即用蒙汉双语说道:“欢迎大家来到绰尔!”台下顿时掌声阵阵。这是“弘扬北疆文化唱响林海新歌”庆祝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职工群众文艺汇演现场的一幕。

职工徐善武观看演出后激动地说:“灯光舞美、节目编排都非常精彩!”

文化服务不止于欣赏,更在于参与。在“指尖生花、艺彩飞扬”文创培训班上,职工在根河手工制作专家的指导下,学习制作太阳花饰品。公司工会利用“云树里”文创基地,鼓励职工参与文创产品制作。

全民健身气功培训班同样成了“网红课”。“以前坐办公室久了肩膀疼,练了几个月八段锦,现在上四楼都不喘气了。”职工于桂霞每天早上都带着同事练习,不适症状均有缓解。“现在吃饭香了,干活也有劲儿,这是工会给咱送的‘健康大礼’!”

从智能医疗的“零距离”守护,到无息借款的“及时雨”帮扶;从技能竞赛的“比学赶超”,到文化活动的“欢声笑语”。绰尔森工公司工会服务已形成“生活保障+技能提升+精神滋养”的全链条闭环。这份看得见、摸得着的温暖,让职工的幸福感“触手可及”。正如职工夸赞的那样:“工会把咱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我们干活就有底气、有劲头,日子会越过越红火!”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