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个全覆盖”攻坚战沸腾的日子里,记者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吉文林业局。在这里,一些身患重病的基层干部坚守在火线上,他们没有因为疾病缠身而退缩,反而用自己坚强的意志感染着身边的人。
走进吉铁林场,记者看到森林管护中心主任王振山正在验收仓房质量,他的皮肤黝黑,嘴唇干裂,刚做完肺癌手术不足10个月的他,双手一直交叉着护在胸前。急性子的王振山,即便是有时身体不舒服,也咬牙坚持在一线与职工们一起工作。职工靳培德看到王振山又扛起了木头方子,十分担心他的身体状况,劝阻着王振山:“快放下吧,我们干,你指挥就行了。”靳培德告诉记者,王振山在工作上既要求有速度又要有质量,搭建仓房期间,木头与木头之间链接的缝隙过大他都不允许,要求必须保质保量。
两寸长的刀口犹如“蜈蚣”一样伏在王振山的胸前,他却如“巨人”一样,坚守在施工现场。 为了给老百姓带来舒适的居住环境,王振山带领职工们加班加点奋战在吉铁林场,本应去医院复查的他却全身心投入在“十个全覆盖”的工作中,他说:“等我们负责的任务完成了,我心里的这块石头才能落地,就可以安心地去复查了。”
吉文林业局计划科科长王琰做过结肠癌手术,如若不是他亲口告知曾经的病史,记者很难想象眼前这位身材健硕,满面红光的人5年前曾徘徊在死亡的边缘线上。随时准备出差的工作性质,更需要平稳心态,乐观向上的态度。“自从干了这个工作,车里一直备着行李包,接到啥通知,马上就得出发。”王琰笑着说。
自“十个全覆盖”工程实施以来,项目增多,王琰外出的次数也随之多了。他告诉记者,每个月至少外出一次,有时候,甚至一个月出差3、4次,最长的一次在外面呆了20天才回来。
他既要安排职工准备好项目的要件,又要自己跑外联络项目的申报、审批等相关事宜。在他的努力下,林业局的各项申报项目有条不紊的运作着。
出差12天刚刚回来的王琰,又将为了下一个项目继续奔走在服务全局的道路上,他用坚定的眼神向记者传达着一种不畏艰辛、甘于奉献、不辞劳苦、勇往直前的精神。
恶性淋巴瘤手术用了10天,化疗8次用了40天,除去看病的时间,一直都在工作岗位上。这是电讯科科长孙洪伟的真实写照。他说:“党组织信任我,才会把我放在行政岗位上,我不能耽误工作。当时,生死未卜,心里想着挺到哪天算哪天吧!”
考虑到孙洪伟的病情,林业局领导想为他他调换到一个工作相对轻的岗位,但他回绝了,他坚定地说:“我喜欢自己的岗位,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我希望最后坚守在电讯事业上。”
熟悉孙洪伟的人都知道,开朗、乐观的性格救了他的命。他时常说:“我患病那年正好赶上林区双新建设,铺设电缆等工作都需要出外劳作,刚刚做完手术,那时候正需要长时间晒太阳来帮助体内造血。我是个闲不住的人,忙活起来,就啥都忘了。”
在吉铁林场“十个全覆盖”施工现场,电讯科承担着80米的仓房、350米的杖子、住户家中的厕所翻盖等任务。初到“分担区”的孙洪伟看到当时破旧不堪的场景时,既着急又上火。他暗自下定决心,一定要让他负责的区域“大变样”。“我们都是‘十个全覆盖’的一份子,跟大家一起扎扎实实的做点事儿。”孙洪伟说。
在施工现场工作了一段时间后,他发现长时间在高强度的工作压力下,很多职工出现心焦气燥的疲劳期。为了缓解职工压力,他让职工轮流回家休息一天,调整好心态后,再继续工作。
“良好的状态,决定工作的质量。”孙洪伟深知这个道理。 (米何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