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五彩索图罕

spring
2016-07-21
1819
      如今的索图罕林场是五彩的。
      登山远望,一排排成栋的砖房,红色的屋顶,蓝顶的仓房,房屋外墙则分别披着黄色、粉色、蓝色、绿色的外衣,这一切都掩映在盛夏浓浓的绿意中,耀眼夺目。置身其中,色彩的变换令林场的每一条街道都有一种样式、一种格调,时刻都让人有一种赏心悦目、耳目一新的感觉,一路走来,丝毫不觉乏味。
      “无论是近观还是远望,都是五彩斑斓的林场。”谈起林场的规划设计理念,负责索图罕林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克一河林业局副局长赫庆辉说。
      去年9月,按照示范化林场的定位,赫庆辉带领林业局基建科等单位的一班人投身到了索图罕林场“十个全覆盖”工程的总体规划,设计了两个居民小区,还有公共服务区、居民休闲区、产业示范园区等区域。经逐级审批后,赫庆辉又带领林业局各单位干部职工来到索图罕参与工程建设。从规划到实施,赫庆辉都是参与者。
      “当初规划时,考虑到林区的冬天是白色的,夏天是绿色,颜色比较单一,因此我们在色彩上提出了打造五彩林场的理念,让林场一年四季都是一道独特的风景。”赫庆辉说,结合生态文化、森林文化、民族文化,我们还力求通过工程建设,弥补林场文化方面的缺失,让林场的文化也是多元的,丰富多彩的。
      事实上,在索图罕林场“十个全覆盖”工程建设中,文化元素无处不在。在正在建设的柳兰公园,记者看到,撮罗子、蒙古包等民族特色建筑分散其中,公园内分布着林区本土植物达23种,而最富盛名的当属柳兰。据赫庆辉介绍,这里曾是林场的贮木场,贮木场撤销后,由于地下树皮、锯末等大量存在,为柳兰提供了理想的生长环境,柳兰公园也因此得名。曾经的木材生产地,为如今公园的百花齐放提供了条件。
      不远处,三角地居民休闲区里,“天道酬勤”、“无”等石刻成为了一道亮丽的风景。赫庆辉说,石刻的内容也是经过仔细斟酌的,可以说是汇集了全局干部职工的智慧。天道酬勤,就是告诉人们,美好家园离不开辛勤的劳动。而“无”字,则象征着从无到有、无为而治,良好的生活环境从无到有,大家有目共睹;无为而治是在宣扬一种管理境界,就是通过环境的提升,潜移默化地提升人们的素质,让尊重自然、爱护绿色成为一种常态。
      五彩斑斓的索图罕已然呈现在眼前,文化多元的索图罕正款款走来,随之而来的是,林场格调品位的提升。(刘洪林 王欢)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