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林业建工局的建立和初期发展

高娃
2017-07-04
2086

         林区开发建设,建房、修路必须先行,林区第一支大型建工企业也随之诞生了。
         1953年6月23日,阿尔山伊大线森林铁路工程处正式成立,处址设在伊尔施。工程处性质国营施工企业。隶属森林工业管理局。施工任务主要为接受上级指令性施工计划。管理机构设科建制。设有计划、材料、施工、供 给、人事、保卫、秘书、总务及办事处等9个科室。施工以队为组织形式,设有公路工程队、桥涵队、房屋队、采伐队、通讯队。
         工程处有干部183人,固定工人206人,临时工1,908人。干部大部分是从黑龙江及牡丹江森林工业管理局调来的,另有一部分由管理局各部门调入。工人来源除阿尔山森工局和鞍山工程公司转来一小部分,其余都是从东北、关里等地农村及乌兰浩特市招来。有固定资金不足100万元。机械设备仅有2台破旧的蒸气小机车和20余台小台车。施工作业方式以人力 “挑、抬、扛”为主,线路队工具以镐、铁锹、扁担、大筐为主,测量采用花杆三点成一线测量法及方尺、线绳代替水平仪。在大桥施工中利用土造的风箱式抽水器代替机械抽水机。房建施工队工具也是古老传统的锛、凿、斧、锯和大铲、大锤。施工能力低下。1953年共完成森林铁路路基46公里,森铁上部铺轨3公里,公路9公里,砖木结构厂房住宅3,087平方米、水泥结构房子717平方米,架设通讯线路14公里。
         1954年1月1日,根据管理局决定,阿尔山伊大线森铁工程处改称为“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森铁工程公司”。工程公司隶属及经营方式不变。管理机构建制不变,已由过去9个科室增到12个科室,即增财务科、监察室、保安科。施工组织形式,由工程队改为工地,增设材料厂、铁加工厂、卫生所。公司共有干部230人,固定工288人,临时工1,822人。1954年共完成森铁42公里,房屋104.2平方米。通讯线路69.6公里。
         1955年1月3日,根据管理局决定,森铁工程公司由伊尔施迁移到博克图。同月29日,管理局决定森铁工程公司改称为“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工程公司”。 公司隶属关系、经营方式不变,管理机构建制不变,科室有调整。 施工组织形式由工地改为工段。同年9月16日,中央林业部哈尔滨建设工程公司大部分职工移交给内萦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工程公司。年底工程公司有干部175人,固定工589人,临时工1054 人,工程技术人员36人,其中高等学校毕业者6人,中等专业学校毕业者12人,其他18人。1955年秋,工程公司迁移到牙克石。
         1956年,工程公司施工组织形式由工段改为工程队。队下设工区,公司机关设 13个科室,有干部328人,固定工1048人,临时工2763人, 工程技术人员增到108人。本年完成工作量825万元。完成森铁50公里;公路80 公里;桥湳315座;房屋34,366平方米;其它房屋1,828平方米;通讯线路72.95公里。
         1957年,工程公司施工组织形式由工程队改为工程处。工程处下设工区。工程公司附设有木材加工厂、直属医院、机修厂。公司共有干部710人,固定工1,395人,临时工2,336人。
         1958年4月14日,根据营林、森工机构合一后名称的变换,内蒙古森林工业管理局工程公司亦改称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工程公司”,6月30日,启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工程公司”公章。公司隶属类系、管理机构建制、经营方式、施工组织形式未变。工程处增至6个,称:根河一处,甘河二处,原林三处,牙克石四处,得耳布尔五处,莫克河六处。处下设工区。12月5日,内蒙古党委决定:林管局党委和喜桂图旗党委并为一个机构,公司亦随之改变领导关系。 同日,公司党委决定改变工程处下设工区为下设工程队的施工组织形式。1958年技术革新成绩显著,在土方工程中放下了扁担、大筐,开始运用了独轮车等工具。年末共完成工作量1,985.5万元, 完成森铁182公里,厂房及民用建筑115,780平方米,大桥6座, 便桥47座,涵洞113座,明渠95座。1958年 共有干部689人,固定工3,695人,临时工4,467人。 (未完待续)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