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集中治理好“雁过拔毛”式腐败

高娃
2017-07-06
1826

            “雁过拔毛”,原来是指大雁飞过时也能拔下毛来,形容武艺高超,后来多比喻人们爱占便宜,见到好处就要趁机捞一把。一段时间以来,在极少数基层干部看来,替人办事就该收人好处,有权不用过期作废。这种“雁过拔毛”式腐败绝对不容小觑。
          一、弄清“雁过拔毛”式腐败在林区的主要特点
          一是,“雁过拔毛”式腐败在极个别基层依旧是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自以为“天高皇帝远”,没人管得到、没人管得住。基层场站所和相关职能部门等单位和个人截留私分、虚报冒领、贪污挪用资金,违规处置国有和集体资金、资产、资源,以及在办理群众事务中滥用职权、吃拿卡要等问题尽管是极少数但依然存在。
          二是,“雁过拔毛”式腐败分布领域较广、涉及人数较多,具有顽固性,易死灰复燃。极个别的基层干部还继续认为吃拿卡要、“雁过拔毛”是“潜规则”。
          三是,“雁过拔毛”式腐败具有貌似正当性。各种项目资金,都要经过一级一级的申报,一级一级的审批,也都要有人出面去工作。极个别的纪律不严,吃点喝点、抽点、弄点烟酒钱,认为这是顺理成章的事。还继续错误的以为,拔你几根毛,实在无所谓。
          二、继续存在“雁过拔毛”式腐败的原因
          深入学习不到位。有些相关领导不认真学习,也不组织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即使学习也只是作笔记和记录,应付检查了事。所以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理解的不透,感悟的不深,执行的不好。
思想认识还存在偏差。 极个别的领导和干部由于学习不到位,致使在对待“雁过拔毛”的问题上头脑不清醒,“犯迷糊”,错误的认为,吃一点,占一点小便宜情有可原。没有看到问题本质,把职工群众呼声,看成是小题大作,在很大程度上助长了工作人员违法违纪的行为。
          制度不够健全,或已经建立起制度但执行不到位。一些管理和监督部门出于多方面的原因不能完全履行职责,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发现问题不敢管,也不愿意监督。
          三、充分认识“雁过拔毛”式腐败产生的危害
          “雁过拔毛”式腐败,虽然发生在基层,但扭曲了公共资源分配、破坏了公平公正秩序、降低了公权行为效率,如果这类腐败问题得不到有效治理,势必损害我们公信力,降低各级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威信。从而会严重影响林区社会稳定、阻碍林区正常的改革与发展。
          四、集中治理“雁过拔毛”式腐败的对策
          首先,要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真正筑牢思想防线。一是要组织党员干部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增强为民服务意识,真正做到思想上关心职工群众、感情上贴近职工群众,工作上依靠职工群众。二是要通过讲廉政党课、学习勤廉典型、观看反腐倡廉电教片等多种方式,加强廉政教育,让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廉洁工作的理念,做到清清白白为官、踏踏实实做人。三是要组织党员干部学习法律法规知识,做到知法守法懂法用法。
          其次,要完善相关体制机制,努力消除损害职工群众利益行为的制度诱因,真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
          第三,要强化从严执纪,加大惩处“雁过拔毛”式腐败力度。
          一是要领导干部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带头执行制度,树立榜样,带动党员干部按制度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二是要加强纪检队伍建设和业务培训,提高基层纪检组织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能力。同时,整合监督力量,开展联合督查,取长补短,充分发挥各种监督部门的作用。三是要畅通信访渠道。公开接访、引导职工群众通过正当途径信访。对职工群众反映的信访问题要认真调查,及时处理,将处理情况及时反馈给信访人。四是要加大案件惩治力度。以“零容忍”态度,坚持有案必查,有犯必究,及时调查处理腐败行为。把发生在职工群众身边的“雁过拔毛”式腐败问题作为查办案件的重点内容,对涉及职工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必须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持不懈、驰而不息地抓下去。通过查处、公开曝光发生在职工群众身边的典型案件,起到震慑和教育作用。五是要通过重点督办,层层传导压力,推动各级党组织、纪委落实好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用实实在在的整治成果,让职工群众切实感受到反腐败的成效,让健康向上、勤政廉洁在林区蔚然成风。(刘士臣)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