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新时代 新梦想 2018新春走基层—— 送您一个“敬业福”

朱高华
2018-02-27
1766

       ■ 本网首席记者 赵佳佳 记者 李英 张旭 2月18日,农历大年初三,当浓浓的年味儿还弥漫在人们相聚团圆的氛围中,根河林业局五公里木材检查站站长孔祥平和同事王瑞奇早8时准时到检查站接班,换工作服、清雪、放杆……开始了紧张而忙碌的一天。
       根河林业局五公里木材检查站位于根萨线5公里处,承担着根河局根萨线上4个林场的林政、防火、野生动植物保护、湿地监测等工作,是根河林业局2016年度开展的争创星级文明检查站活动中唯一一个被评为五星级的检查站。春节期间,位于根河林业局各主要进出口和重要地段的检查站、管护站均有人员在岗,五公里木材检查站只是其中之一。
       孔祥平和同事王瑞奇每次上班都乘坐2路公交车到两公里半公交车站点下车,剩余两公里半的路程他们步行约40分钟到达卡站,下班亦如此。与平日里不同的是,今天接班陪伴二人的是城市里渐行渐远的爆竹声声。
       今年春节是孔祥平节日里在岗值班的第9年, 他和其他5名值班人员一样编入执勤队伍中,实行三班轮换,大年三十那天也是他的班。孔祥平告诉记者,在站里过年和家里一样,年前林业局资源科和工会为检查员们送来了春联、鞭炮、饺子、鸡、鱼、瓜子和水果等,自己和同事在家里带了青菜,一边在电视上看春晚,一边吃着年夜饭,年过得也很充实。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今年过年,孔祥平远在乌海的哥哥一家时隔3年回家过年,王瑞奇在山东上班的儿子也难能在春节假期回家,对于年三十的团聚家宴,他们二人都无疑再次缺席了。
       “你所想的也是别人所期盼的,春节谁不想与家人相聚,可是工作总要有人干,既然选择了木材检查站的工作岗位,就要无怨无悔、认真勤恳地做好。”孔祥平笑着说道。
       孔祥平身高1米8,皮肤黝黑,眼睛炯炯有神,骨子里有着对工作的坚毅与持守。孔祥平的父亲50年代从山东老家到林区支援边疆建设,经历过手持弯把锯伐木的艰苦岁月,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林区建设发展付出了青春汗水。孔祥平1980年参加工作,90年代曾骑马护林,后在防火办工作了3年,从1996年后就一直从事木材检查站的工作。林区全面“停伐”后,木材检查站进入了生态保护建设的新阶段,孔祥平和所有第二代务林人一样,见证了林区历史的时代跨越。2015年,孔祥平的儿子读完大学回到林区,在林业局苗圃成为了一名员工。祖孙三代从木材生产到护林守绿,再到育苗种树,彰显了大兴安岭人的精神与时代变迁。
       同是53岁的王瑞奇,不善言谈,记者问一句,王瑞奇回答一句,之后便是腼腆地笑笑。王瑞奇是第一年在五公里木材检查站过年,外调前在其他木材检查站曾多次春节期间在岗。说起新年的愿望,他表示,身体好、工作好、家庭都好就知足了。简单的话语,道出了所有务林人的心声。
       采访中,恰逢根河林业局木材检查站站长高晓龙春节期间巡岗,谈及职工们的辛苦,高晓龙不禁感慨,根河林业局共有6个木材检查站,站员30人,职工们工龄最短的20多年,工龄最长的近40年,但对于工作都任劳任怨,无论是岗位技能提升,还是理论知识学习、或是站内外建设等样样都行,特别是在发展全域旅游、四季旅游的建设中,木材检查站作为窗口单位,站员们不断夯实本职工作,在根河林业局发展旅游业中积极发挥作用。
       五公里木材检查站前后有两个卡杆,一根在根萨公路上,另一根在通往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所在地乌力库玛林场的必经之路上。随着林区旅游的火热,春节期间,木材检查站不仅是游客合影留念佳地,也是小憩的驿站,更是了解林区野生动植物、森林资源保护知识的学习园地,站员们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责任与担当。
       有一种情怀叫爱岗敬业、踏实肯干;有一种精神叫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有一种挚爱叫守护绿水青山、共建幸福家园……让我们为春节期间坚守岗位的站员们送上一张“敬业福”!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