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长电通 幸福来

叶桐
2018-10-30
1495

      “改革开放40年,对于毕拉河林业局来说是迎来了光明。尤其是引进国电,开启了新的时代,让这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不断迎来新时代的城镇气息。”亲历通长电这一历史性时刻的张钦武指着办公电脑这样感叹到。
      张钦武现任毕拉河林业局党委组织部部长,1990年12月退伍后,先后在林业局广播电视电讯科、党委办公室、党委组织部工作,并任职办公室副主任、主任、组织部部长。仅在党政办公室就连续工作了20多年,亲历并参与了林业局的重大改革。
      说起毕拉河地区的发展,张钦武说:“工作30年来,最难忘的是1997年5月18日,毕拉河地区正式接通长电。通电的时候比过春节还要热闹,林业局、鄂伦春旗旗委、旗政府、诺敏镇政府、学校连同当地百姓共同庆祝这激动人心的一刻。”说到这里时,他非常激动。笔者诧异地问到:“建国快50年了,咱们这里才通电吗?”他更加激动地说:“是24小时供电的长电。建国快50年才通长电,你们可能感觉不可思议,那是你们不了解当时毕拉河地区的状况。毕拉河是林区唯一不通火车的林业局,交通闭塞严重影响着这里的生产生活条件,不通长电使得这里处处黑灯瞎火。家电根本派不上用场,冰箱只能当衣柜用。整个诺敏镇地区唯一的电源是林业局电厂的火力发电,一共有3套机组,两套运行,一套备用,发电时间非常固定,从傍晚到晚间10点。能够通宵发电的除了医院急救外也就是年三十晚上了。即便这样省电,燃油、人员工资、机器维护等也要一年上百万的发电成本。当时林区正值“两危”时期,“天保工程”还没实施,林区人民的工作和生活都极其困难。就在这样艰难的时候,林管局非常重视,1995年12月批复了420万元,同意毕拉河引进国电。当时林业局的党委书记、局长刘志一安排杨永田副局长带着我去莫力达瓦达斡尔自治旗(简称“莫旗”)政府对接国电引进事项。在莫旗农电局,杨永田副局长结合林区、林业局以及鄂伦春旗诺敏镇的实际情况,就电价、投资等问题进行了沟通和协调,莫旗农电局的领导也非常希望做好莫旗和鄂伦春旗的通电工作,很快成功对接。经过鄂伦春旗旗委旗政府、莫旗农电局、毕拉河林业局三家的共同努力,1996年初开始在诺敏镇60公里以外的喀牙都尔本村拉线,建立变电站,很快进行入户线路改造。1997年5月18日正式开始供电。莫旗的库如奇等乡镇也一并通电,实现了两个旗县的国电基本全覆盖。”说到这儿,张钦武部长站起身,走到窗前看着以前安装变台的地方,又陷入了回忆中:“通电以后,很快又实现了与鄂伦春旗政府的交接,林业局将人员、设施等一并移交到了地方。林业局相继成立了大功率用电的雪条棒厂、木制品厂等,主要加工雪条棒、筷子、板材、削片等。1997年的通电对于毕拉河地区来说应该是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也推动林业局又好又快地发展。”
      初冬时节,雪花漫天,毕拉河人在温暖的室内工作、学习。张钦武部长回到座位上指着电脑说:“你看,现在工作需要用电,生活需要电,生产需要用电,我们离不开电。”是啊,改革开放40年,毕拉河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棚改楼房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硬化了、宽阔了,繁华的购物街、密集的店铺、璀璨的霓虹灯妆点了城市的夜晚。 (杨丽英)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