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大杨树林业局的系列报道之二
“通过林业、地方、森林公安等各方的不懈努力,大杨树林业局森林案件发生率呈‘断崖式’下降趋势,有效遏制了林政案件的发生,守住了林缘红线。2018年1至10月份,累计报案线索33起,面积69.84亩,比去年同期分别下降94%和97%。”大杨树林业局副局长付云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大杨树林业局地处大兴安岭东南麓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生态功能区总面积65.7万公顷,森林面积41.3万公顷。这里气候温润,土壤肥沃,无霜期较长,适于农作物种植,素有林区“小江南”之称。大杨树林业局认真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加大生态保护建设力度,从严打击涉林犯罪行为,推动了生态保护建设“快车”提挡增速。
奏响全民参与“协奏曲”“我家以前开垦的地今年种了落叶松、云杉等树,我看着一棵棵都活了,绿盈盈的一片,看着可真带劲儿……”
“生态建设是造福子孙后代的好事情,我们怎么也不能抢子孙的饭碗啊。这些以前不大懂,这两年林场护林员隔三差五上我家讲讲政策、说说法律,听得我都快能倒背啦……”
在大杨树林业局生态功能区红旗村村委会会议室内,村民们聊得热火朝天。
走进甘河大桥检查站,记者目睹到屋内墙壁醒目位置上整齐悬挂着卡站人员工资职责、林政防火检查员行为准则、值班制度、学习制度等各类制度条例。“检查站共6名职工,人员少、车辆多,我们每天都检查几千个车辆。平时检查时,说话都讲究沟通技巧,不然碰上脾气不好的车主很容易碰壁。大家都说我们干‘得罪人的活儿’,但我们干得乐得其在。”站长韩彦辉一脸憨厚的笑容对记者说道。
“林政检查站主要对乱砍乱伐、偷拉私运、偷猎偷捕、违章运输木材及进山人员车辆等进行检查,尤其是重要时间段、防火期内坚持全天死看硬守。每年防火期内都是检查站全员在岗,防火期结束后,分两组24小时轮流值班。”韩彦辉说。
“由于人员较少,轮休时间较短,所以很少出门,家在外地的回家一趟更是很难,但我肩上责任重大。林地保有量是要守住的红线,不是可紧可松的橡皮筋。依法保护林地,就是保护我们的绿色家园。”检查站职工老崔说道。
今年以来,大杨树林业局与大林公安局、大杨树森林公安等成立专项整治行动工作组,开展了毁林开垦专项整治行动和资源管理“百日攻坚”专项行动,清查和摸排破坏森林资源违法行为。截至目前,已收回林权证内开垦林地499.15公顷,退耕还林214.31公顷,还草284.84公顷。
为巩固大杨树林业局打击毁林开垦专项整治行动成果,2018年春防期间,大林公安局从基层森林公安局抽调32名警力协助大杨树林业局开展森林防火、资源保护、打击违法犯罪等工作,形成了警民携手合作、群防群治、齐抓共管的良好工作局面。
奏响生态宣传“交响曲”
记者在资源科科长那顺孟和的办公室桌上看到,桌上堆满了《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林政管理办法》《大杨树林业局森林资源管理单项奖惩办法》等各类文件。他说:“这是修订完善的规章制度,现在已经都印发给各林场了,我们还发放了很多宣传单,让更多的村民参与到生态保护建设中来。”
今年以来,大杨树林业局组织宣传队深入生态功能区“三镇一乡”、各村屯、连队、农牧业作业点及乡镇街道、人员密集的场所,通过悬挂横幅、发放宣传单、车载广播宣传等形式,大力宣传保护森林资源的重要意义和相关政策法规。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微信、QQ等新媒体手段,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使其在人们心中落地生根。
“我们每月都学习《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野生动物保护法》,所以对政策法规掌握的都比较熟悉了,下去宣传心里也有底气啊。”朝阳林场护林员张森笑着对记者说。
奏响造林绿化“进行曲”
在大杨树林业局,绿色不仅是保持地区经济发展的“生命色”,更是职工群众能够安居乐业的“保护色”。据了解,从今年4月份开始,大杨树林业局开展了大规模植树造林活动,造林绿化面积达10497.75亩。
“见缝插绿,能绿尽绿。”大杨树林业局坚持因地制宜,根据地类地块、优选树种、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植树造林、封山育林等措施,重点对2012年以后的毁林开垦回收地块和已经退化为疏林地、灌丛、荒山荒地的生态脆弱区域,栽植落叶松、云杉、榛子等树种,加快林缘恢复和生态修复,不断提升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水平。坚持造林绿化和改善人居环境相结合,大规模开展重点地段景观林建设,着力抓好对局场址周边、公路两侧、主要景点、重点部位的造林绿化,全力打造环境优美、生态宜居的职工居住环境。
大杨树林业局营林科科长曹起泉告诉记者,今年,我们在绿化造林方面主要以回收林地退耕还林和景观造林为主,还通过针阔混交、花、灌、草相结合的方式,做好补植补造工作,对生长差、质量低、景观残次的林分进行重点改造,目前已完成补植补造3019.2亩。
如今,大杨树林业局林地管理方式实现了重大变革,通过林地“一张图”建设,林地保护管理技术已更加科学。今后,大杨树林业局林地山头地块的保护或变更情况将实现可视化,这为实行林地差别化管理、提升林地管理水平、坚守林地红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刘磊 见习记者 叶桐通讯员 乌日娜 李志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