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绰尔林业局持续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工作
绰尔林业局有少数民族职工近200人,有蒙古族、朝鲜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回族、满族。近年来,绰尔林业局持续加强和改进民族团结工作,团结和带领全局各族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呈现出全局上下戮力同心,守望相助,建设生态良好、经济发展、职工富裕、生态美丽的绰尔新林区的良好局面。
这个局将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坚持、持续创新的重要工作,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成立了以党政领导为组长的组织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建立了长效机制。他们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党的民族政策纳入林业局党委中心组和科场级集体学习内容,融入菜单式教学中,每年在党委中心组组织学习40余次,在科场级集体学习中学习百余次。并利用广场大屏幕、网站、微信平台开辟学习专栏;到生产一线进行宣讲10余次;举办各族干部职工群众座谈会、报告会、培训班20多场次,各族职工受教育面达95%以上;在局址街道、公路沿线显著设置包含民族团结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牌50多块、文化墙40块,宣传各族干部职工先进模范人物20余人次。多角度、多方法、多时段的学习和宣传,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教育深入人心,巩固和加深各族人民血肉相连、唇齿相依、情同手足的民族情感。
这个局开展“梦美兴安我成长”“梦美兴安·我奉献”“我为兴安添彩,共护绿色家园”等系列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制定下发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指导、检查各单位活动开展情况;与各族职工共商企业发展大计,召开主题活动座谈会4次;征集各族职工建议和意见40多条,做到了少数民族职工献计献策常态化。在举办的春节团拜会、端午万人登山节、夏季文化广场、各球类比赛等30多次的群众性团体活动中,特别是2017年庆祝自治区成立70周年系列活动中,不仅融入少数民族特色,还举办民族歌舞演出专场4次,尽展各民族职工风采;加强了与属地各单位的联系,吸引了林地各族职工群众的目光,让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营造了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
几年来,林业局想法设法为各族职工群众办实事、好事,制定完善了《困难职工帮扶中心服务流程》、《助学基金实施办法》 等帮扶工作制度,确保帮扶工作“规范运作,有序运转”。建立爱心超市1处,基层帮扶办公室14个;采取发放帮扶金、发放助学款、救助金等方式进行精准扶贫帮困,通过“送温暖”、“一助一”“多助一”等形式为各族困难职工解决问题。4年来,各级领导走访慰问困难职工200人次,发放慰问金12万元;林业局自筹帮扶资金用于各族困难职工临时救助、困难救助、金秋助学等170万元; 争取政策,下拨家庭经济贷款、林下经济扶持金800多万元;各族职工遇到大病救治、孩子升学等困难时都能得到救助和扶持,对少数民族职工给予优先政策。林业局还抓住棚户区改造、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深远山搬迁等时机,改善各族职工群众生活条件,发展新兴转型产业,为职工增收创收创造条件。
这个局制定了 《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和模范个人创建表彰管理办法》,面向基层和工作一线选树、宣传有创新精神、有突出贡献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坚持德才兼备原则和干部“四化”方针,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少数民族干部,多渠道、多形式提高他们的政治、业务素质,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截止目前,林业局有副科级以上少数民族干部10人,其中有高、中级职称的7人。在开展“暖冬爱心大行动”、“道德讲堂”等文化活动中,广泛吸纳孙桐等少数民族职工参与,充当讲解员、主持人。古营河林场组建了由各族干部职工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多年来持续帮助达斡尔族老人白小荣、巴升河村及古营河林场居民。河中林场蒙古族职工乌力吉以场为家,甘于奉献,急难险重冲在前。机关蒙古族大学生员工王宝音、物资供应管理处大学生员工吴迪等,以年轻的朝气承担相应职责,不仅积极参加各种创建活动,还早来晚走勤勉工作,赢得普遍赞誉。(管理局统战处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