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场细雨过后,甘河岸边清新秀美,远山苍松滴翠,蓝天白云朵朵,如同一幅幅精美的山水画,正是植树造林播撒绿色的大好时节,内蒙古大兴安岭甘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到处涌动着机关干部职工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拿着锄头,扛着铁锨行走在山岭沟壑上、湿地公园中、田野草丛边,只见他们挥锨整地、挖坑植苗、提水浇灌、点绿播翠,一株株云杉、一簇簇灌木整齐地布满山坡和林间地头。
“加把劲,树坑再挖深些,别窝苗根儿。”林业局工会工作人员杨井林擦擦头上的汗水,又热情高涨地投入植树活动中。 “我每年都参加植树造林活动,这次是第一次来到甘河湿地公园栽树,甘河湿地公园美着呢。”杨井林饶有兴致地对笔者说。环顾四周,一棵棵云杉傲然挺立,已泛出浓浓的绿意。
“坑里的石头要拣出来。”“栽好后,树苗周围要筑一个圆圈,好浇水。”冯迪和亓率先是年轻的大学生员工,两人交谈着,手里的活儿一直没停下。“别看我们是女生,可干活可不比男生差,抬土、浇苗的活儿我们都抢着干,中午我们就简单地吃点面包和咸菜,累了乏了我们就喝口水,在树荫下乘会儿凉,再继续抬土提水。”大学生员工张文亭说出了参加植树造林女生们的心声。造林地不时闪现着女生们忙碌的身影,她们以“巾帼不让须眉”的热情投入到了植树造林的“大军”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化国土,造就“绿色幸福”。 年初以来,这个局就对国土绿化、植树造林做了详尽的安排,特别是对甘河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绿化规划,旨在拉大湿地公园内绿化美化框架,提升景观效果,努力加快构建绿色生态产业体系和空间格局,推动生态优势向发展优势转化。
在植树造林现地,林业局主要领导一边栽树,一边与身边的干部职工交谈,仔细询问树木的品种、习性和特点,叮嘱大家做好加固、浇水等管护工作,提高造林成活率。大家挥锹铲土、扶苗填坑、培土夯苗、踩实浇水,劳动繁忙有序。
“今年我局有2650亩的国土绿化任务,重点区域绿化需要完成1250亩,山上各林场干部职工都投入到补植补造、生态脆弱区恢复等造林任务中去。我们还推行专业化造林,严格按照规划设计组织施工,栽啥树、怎么栽、栽多少,都以规划设计作为施工依据,同时严把苗木质量关,确定专人现场把关验收,坚决杜绝等外苗、损伤苗和不合格苗进入造林地……”这个局营林生产科科长吕学伟向笔者介绍说。
为确保苗木供应量和造林质量,早在四月初,这个局就对装杯、植苗、浇水、施肥、除草、病虫害防治及其他管理措施等技术规程标准作了明确要求。为了抢抓时机,还抽调各基层单位干部职工投入到外购苗木的假植工作中,干部职工每天的劳动量挺大,但劳动热情都很高。党旗、团旗,红色的旗帜迎风飘扬在中心苗圃现地,呈现一派热烈的劳动场面。
为了确保造林质量,这个局全面推行包栽、包活、包管理的办法,现场技术员穿梭在每一块造林地头,按照标准对实地查看每一个坑、严格测量每一棵苗,对不合格的当场责令整改,最大限度确保了成活率。
微风拂面,放眼望去,一棵棵新栽树苗迎风挺立,蔚然成林,已焕发出勃勃生机……(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