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 万物复苏、芳菲满目,五月是兴安杜鹃花盛开的时节,更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区防火最紧要的时期。“不‘冒烟’的村庄” “达尔滨湖畔女子巡护队” “北兵南调的驻防人”,一个又一个感人的春防故事筑起一道道防火墙,让这里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今天,让我们一起聆听兴安岭上的“春防故事”。
不“冒烟”的村庄
“鸡鸣狗吠” “炊烟袅袅”是乡村最显著的特征,然而,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区的春、秋防火期你会看到一个又一个不冒烟的村庄,虽然少了一些烟火气息,但是多了一份生态的保障。
“我们在春、秋两防的时候都是用电或者液化气做饭,从来不用炉灶生火。因为风大,气候又干,烟囱冒烟的话容易引起火灾,这个道理咱老百姓还是明白的。保护好森林就是保护好了自己的家园。”家住毕拉河林业局羊其河林场生态能功能区16栋房村三组的宋吉华一家三口对于森林防火、保护生态的理念早已扎根于心底。
每年的春秋防火期,毕拉河林业局防火防汛处以及羊其河、诺敏、大二沟、达尔滨湖、北大河、阿木珠苏等6个林场都会大力度加强火源管理,强化村屯、重要路口的防火宣传和巡护。今年,他们更是积极与辖区村屯依托“党建一体化建设”建立联防联动机制,形成“一片林、一家人、一条心”的生态保护模式。深入到村屯开展防火宣传,发放宣传单、安装烟囱防火帽,大力加强村屯扑火队建设,为其配备防灭火机具,定期进行防火技能培训。同时,属地政府要求各村委会组建了生态护林员队伍,分布在毕拉河林区辖区村屯路口,坚持每天8小时的巡护,为毕拉河林区的防灭火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达尔滨湖畔的女子巡护队
“谁说女子不如男”,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区的红颜们不输男儿郎,达尔滨湖林场的“女子巡护队”就是最好的见证。
今年是个特殊的年份,毕拉河林业局达尔滨湖林场坚持防疫防火生产多手抓,互促进。为了全面加强防灭火工作,这个林场组建了由单位10名女职工组成的“女子巡护队”,分别把守在林场重要路段,严格管控火源,严防死守。
在这个“女子巡护队”中有一对特殊的女职工,她们是姐妹花,一位是29岁的房爽,一位是26岁的房健。姐姐房爽告诉记者说:“我们每天早晨八点到晚间五点半进行全天候巡护,中午轮班回去吃午餐,确保不漏岗,严格巡护。”
今年春防以来,毕拉河林业局达尔滨湖林场不断加大防火巡护力度,要求十八公里和五十四公里管护站人员在全面做好防火林政检查的同时加强巡护工作;要求深入到重要路口进行防火巡护,坚决管住火源,坚持全天候巡护检查,确保防火安全。
北兵南调的驻防人
“气候宜人”“林区小江南”等词语和美称都是针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毕拉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而言的,这里是内蒙古大兴安岭的东南麓,气温偏高,处于农、林、牧业交错地带。毕拉河林业局生态功能区面积近57万公顷,在册职工803人,“面积大,人员少”成为这里森林防火工作的极大困难。
今年,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森防指继续实施北兵南调,部署满归、金河、阿龙山和根河林业局共计90人驻防在毕拉河林业局的北大河、阿木珠苏、大二沟和达尔滨湖四个林场,极大地增加了毕拉河林业局的防灭火力量,为春防的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片林、一家人、一条心”在这里驻防的扑火队员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理念。毕拉河林业局组织相关林场及时为驻防人员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与驻防队伍不断加强协作,联合开展技能比武、应急演练等活动。同时,各驻防队伍全面加强训练,不断提升体能、技能素质,确保战时拉得出、打得响。
兴安岭上的春防故事数不胜数,每一个务林人都在各自岗位坚守着,默默奉献着,每一个务林人都有一个春防故事,都是一部守护林海的篇章。春防时刻,毕拉河林业局党员干部职工坚持防疫防火两手抓、两手硬,下大力气抓好森林防灭火工作,为构筑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贡献出了力量。(杨丽英 王景双 杜更江 范茂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