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徐建民:用真情守护那片魂牵梦绕的“绿”

郭卫岩
2020-06-11
2434
       他是“大山之眼”,就像守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守护着这片茫茫林海。
       6月,乌尔旗汉林业局煤田林场生态功能区内,是苍茫无垠深深浅浅的绿色之海。白色雾气萦绕着层层叠叠的山林,让这里美得像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态油画。在这幅生态油画中,有一个人用30年驻守巡护,30年朝夕相处,30年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守护着这里的美。他,就是乌尔旗汉林业局煤田林场护林员徐建民。如今,徐建民的青春岁月与满目葱茏的煤田生态功能区融合成了美丽的风景。
       徐建民今年54岁,在煤田林场工作36年,2000年被煤田林场任命为管护2站站长,他牢记神圣使命,认真履行职责,以身作则、冲锋在前,为林场防火作出了突出贡献,确保了煤田林场生态功能区平安,被林场职工情切称为“大山之眼”。“守山护林,看好自己的家”,这种信念支撑着徐建民几十年如一日全身心地投入到保护生态的工作中来,用绿色讲述这位山林守护者和大山的故事。
       近日,笔者开车驶向徐建民管护区域,阳光透过路边的树木洒进车窗,瞬间感觉到了大自然赐予的惬意。而对徐建民来说,他们的惬意只来自雨天,那样他们就可以休息一天,用不着怕山火来袭。
当日早,徐建民身穿迷彩服,笔者同他向大山深处走去。这日最高温度在零上26摄氏度,近几日持续的高温晴热天气给护林防火工作带来了严峻考验,烈日下,徐建民依然坚守岗位,在崎岖的山路上来回行走,守卫着这里的一草一木。
        徐建民所负责的管护2站护林面积772公顷,上午要翻越两个山头,下午再巡逻另外两座山,一天巡逻时间超过8个小时。山看起来不太高,但越往山里路越难走。当了30多年的护林员,徐建民练就了不凡的体力,山路上杂草丛生、荆棘密布,一不小心就挂住衣服,他照样轻松自如在前面开路。当走到山顶时,徐建民指着这一道道山说:“这是我守护的林地”。放眼望去,这里植被丰富,松树、桦树等各种树木屹立林间。
       在林间巡护中,阳光映射到徐建民身上的几处伤痕,徐建民只记得那道较大的疤痕是在哪里摔的。2008年4月的一天,徐建民在巡山途中发生了意外。“当时我骑摩托在泥泞的山路上巡护突然滑倒,导致锁骨骨折。”当同事们把他送到医院时,徐建民疼的满头大汗,已无法动弹。在医院经过治疗后,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徐建民就义无反顾回到了工作岗位。他说,当时正值防火的关键时期,我不放心我的“家”,受点伤也是巡护工作中很“正常”的小事。
       “巡山肯定是有危险的。”当笔者问起巡山是否会发生意外情况时,徐建民略微想了想,告诉笔者大山深处动植物众多,遇到野猪、身上攥进皮虫都是常有的事,最可怕的遇到“熊瞎子”,“有时在巡山会听到‘熊瞎子’折树枝的声音,那时心都是颤的,绝对是不敢继续前进的。”  
       “初春和深秋,山下穿常服,我们却要头戴着棉帽,身穿厚棉衣,脚蹬棉胶鞋,内套毡袜,巡护时还是被冻得手脚发麻,浑身发抖。即使这样,我们一刻也不会停止巡护。” 徐建民说,山顶地势高,春夏之交多雷电天气,工作时有几次差点被雷电击倒,所幸都没大碍。
       一个护林员,要习惯酷暑严寒,要习惯艰辛寂寞,要有责任心,更要有执着的干劲。多年来,春秋季防火期中,徐建民都会拿着防火宣传单挨家挨户去宣传,耐心的给辖区居民讲解防火形势、讲防火知识,引导居民科学用火,还要作外来人员的宣传教育工作,防止野外用火、野外吸烟。年年如此,却年年丝毫不能懈怠。他深知防火可一点不能含糊,事关生命财产和森林资源安全。
       徐建民白天巡山护林,晚上守候着空空的平房。虽然工作和生活都孤单寂寞,但守护好这片林地,是护林员的职责,他将这种职责看得很重。
       一年春秋防火期,没有节假日,每天24小时全天候守护,就这样30多年了,徐建民融入了煤田的风景。“防火期我们坚守在林场里,没有时间去陪伴家人,更别说出去玩了。”徐建民说,“为了美丽的青山绿水,我们做出一些牺牲也是值得的。我为自己的工作感到骄傲。”
       徐建民热爱林区,用心管护,扎根林场,无怨无悔地把青春和汗水洒在这片绿色的家园里,赢得了“全国优秀护林员”等一个个当之无愧的荣誉。
       放眼望去,巍巍兴安,妖娆北疆,远近高低,婀娜千姿。
      “既然选择了这个岗位,我就要义无反顾地坚持下去,而且我一定要保护好这片青山绿水。” 这是徐建民的心声。有人曾为徐建民算过一笔账:30多年来,他共行走了近5万多公里的山路,相当于两个二万五千里长征。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