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我们都是你的兵”

朱容颉
2020-07-07
1660
 “此心安处是我乡,我很喜欢根河,我是农民出身,干活从不惜力,我会认真做好自己的工作,把根河林业局当做自己的家乡去建设。”
  这是于海俊生前说过的话,“他是这么说的,更是这么做的。”每每想起这些,根河林业局机关党委书记刘铁的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于海俊副局长并不分管林业局机关党委工作,但他却十分关注,对我们的工作也是默默关心,时时鼓励。”刘铁说。于海俊几次在党政联席会上对大家说,机关党委的工作不好干,一个部门要面对20多个科室、30多个正科级和50多个副科级,还要和400多名干部职工对接,工作难度大,号召大家多支持、多理解。“这份理解和支持时时激励着我们,也让我们进一步明确了自己肩上的重任,不辜负领导的信任和重托。”
  于海俊在工作中很在乎身边同志的感受,从来没有用言语伤害过任何同志的感情。2019年春,林业局召开苗木换杯准备作业工作会议,分派苗木换杯任务量。机关党委接到的苗木换杯任务近90万杯。听到这个“超强”任务量,刘铁的脑袋里“嗡”的一声,在会议现场就激动起来:“90万杯我们机关能干完吗?以前机关最多的一次12天干了43万杯,90万杯8天内完成,打死我们也干不完!”当时参会的有许多林业局基层单位的负责人,大家面面相觑。作为分管生产工作的于海俊并没有斥责刘铁,而是耐心地劝导道:“铁子,我知道机关组织劳动确实不容易,但我们机关是个团队,我们首先要考虑林业局的难度,现在9大林场抓防火,而且防火形势严峻,一个人都不能动,而换杯是个季节性工作,留给我们的时间只有10来天,所以先把任务领下来,开展工作遇到困难咱们再商量。”
  于海俊语重心长的话语让刘铁顿觉汗颜,看到同志们鼓励的眼神,刘铁压低了嗓门说:“我接受任务,尽全力组织好,不拖林业局后腿。”
  此时,于海俊副局长刚刚分管生产工作,正是“新官上任三把火”的时候,而刘铁当着几乎全局基层单位负责人顶撞他,“严重性”让刘铁越想越担心。每次电话响起,他都怕是于海俊要找他“说道说道”;每次遇见于海俊,刘铁都不敢直视,怕见到他斥责的眼神。然而,几天过去,一直“风平浪静”,但刘铁的心底却一直不太平静。一次在办公楼偶遇于海俊,刘铁刚想借此机会向他解释一番,没想到于海俊像个大哥一样,语气和蔼地先说话了:“铁子,我知道你们机关党委没有费用,换树苗用的塑料布和浇水用的管子,我安排中心苗圃给你们准备了,告诉兄弟们注意防火和预防草爬子。”
     “一时间,我无语了,只能机械地回答:我知道了,您放心吧。”每每想起,刘铁都觉汗颜,并为自己的冲动而后悔,而于海俊的鼓励让他更加坚定了“好好干”的信心和决心。
  苗木换杯期间,于海俊每天都在苗圃指导工作,并以机关普通工作人员的身份到党政办公室支部去参加劳动。每当看到有职工情绪低落,都会适时给予鼓励。有一次,看到刘铁繁忙得情绪不高,于海俊走过来拍着刘铁的肩膀说:“铁子,我们都是你的兵,你得好好带队伍。”
  不久之后,刘铁找到于海俊,请求为机关运送塑料托盘、苗木提供车辆支持。于海俊说:“铁子,按照生产作业要求,计提管理费可以雇车,把组织部、机关党委的人员抽调出来领杯、发杯、运苗、蘸浆、发苗,符合生产作业要求。”正是这样的方法,机关党委、组织部提前一天进入场地准备作业,短短6天就完成了89万杯的生产任务,而且从工作质量到细节处理都得到了局领导的高度认可。
  谈起与于海俊共事的感受,刘铁用“春风化雨”四个字来总结。“于海俊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着身边的党员群众,无形中提升了我们工作的主动性,也使我看到了自身的不足,感受到了领导干部的引领和垂范。”刘铁如是说。(郭卫岩)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