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小心点,不要踩到石头上,小心不要滑倒,一定要把每个坑里客满土。”“大家种树的时候一定要把容器杯脱掉,树苗一定要踏实,保证成活率。”夏日的绰源林区山岭苍翠,梨子山林场78林班内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
近日,绰源林业局防火办刚刚完成退耕还林任务,立即组织专业森林消防队转战到生态脆弱区修复工程中,为荒山披绿装。
生态脆弱区属于干旱阳坡地带,土薄石多,山坡坡度大,人在坡上站立都有些困难。面对这块难啃的“硬骨头”,队员们毫不畏惧,他们用铁钎砸、用镐刨、用锹挖、用手抠,在山坡上刨出一个个标准的树坑,站在山下远望,树坑如同鱼鳞般整整齐齐的铺满山坡。
在这种地形上种树,填充客土成为了保证苗木成活率的必要程序。由于山坡坡度大,车辆上不去,只能靠人力解决。在造林现地,队员们或用桶拎、或用扁担挑、或用编织袋肩扛,将黑土运送到每一个树坑中。队员们的脸上、身上满是汗水与黑土混合的泥浆。
“为了抓住植树造林的最后时机,在完成退耕还林任务后,我们马不停蹄地投入到生态脆弱区造林工作中。这个林班坡陡石多,由于最近下过几场雨,踩到松动石块滑倒是经常的事。一袋土的重量近百斤,扛着它在平地上行走都很困难,更别说在这陡坡上了。可是面对这么艰难的造林任务,队员们却一句怨言都没有。”专业森林消防队指导员郭宏伟在休息时向笔者说。
据了解,防火办此次共承担梨子山林场78、79林班和苏格河林场179林班内生态脆弱区造林任务110亩,种植樟子松容器苗1万余株。从整地到栽植,从浇水再到后期管理,专业森林消防队队员严格保证栽植质量,明确责任,确保苗木成活率,他们用平凡的双手和辛勤的汗水给枯黄的山坡增添了一抹抹令人心醉的绿色生机。(初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