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路径,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
8月1日,内蒙古大兴安岭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新闻发布会召开,标志着林区步入了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新阶段。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是我国面积最大、集中连片、保存最好的重点国有林区,良好的森林湿地生态系统维护着呼伦贝尔大草原和东北粮食主产区的生态安全,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森林资源培育战略基地。林区如何走绿色发展的道路?开展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工作对促进大兴安岭林区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有何意义?带着一系列问题,记者采访了中国森林资源绿色核算与国家级公益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评估首席科学家王兵。
王兵说,2014年1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大兴安岭阿尔山林业局看望慰问林业职工群众时,明确指出,历史有它的阶段性,林区人当初砍树是为国家做贡献,今天改革转型“看树”保护生态同样是为国家做贡献,保护生态是林业的主要职责。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处于我国生态安全格局中极其重要的位置,在“‘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和“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中给出了明确定位,即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处于东北森林带的核心腹地、北方防沙带的前沿阵地;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中,处于大小兴安岭森林生态功能区,也是水源涵养功能的生态功能区。如果把青海的三江源誉为高海拔中华水塔,那大兴安岭就是名副其实、当之无愧的高纬度中华水塔,与青海三江源遥相呼应。
通过生态系统涵养水源、固定封存二氧化碳、保育生物多样性和净化大气环境等生态过程形成的“绿色水库”、“绿色碳库”、“生物多样性基因库”和“净化环境氧吧库”四个生态库的评估核算结果可以看出,内蒙古森工集团四个生态价值均超过了每年千亿元。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既是一个绿水青山的生态屏障,更是一个金山银山的财富宝库,内蒙古森工集团既是绿水青山的忠诚守护者,又是金山银山的高效创造者。
就林区如何走绿色发展的道路,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路径,推动“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王兵专家给出了答案。他告诉记者,生态功能评估的精准化、生态效益补偿的科学化、生态产品供给的货币化是实现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必由之路。森工集团在森林和湿地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及其路径设计方面已经开展了非常富有成效的工作尝试,在推进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道路上取得了可喜的实践结果和宝贵经验。森工集团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以直观的货币形式呈现了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为人们提供生态产品的服务价值,用详实的数据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化实现机制,既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两山论”理念的重要举措,也是坚持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要求,这将有利于把生态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激发“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内在动力,通过推进打造碳汇基地、商品林储备基地、绿化苗木基地、生态康养基地、绿色林特产品培育加工基地等“五大生态产业基地”,为建设美丽中国、美丽大兴安岭、美丽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做出更大贡献。(米何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