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汗马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及绿色发展潜力”

朱容颉
2020-08-14
1446
      汗马2020专家服务基层重点项目暨首届雷击火和边境火防控技术国家创新联盟学术研讨会期间,记者专访了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保护研究所研究员舒立福。
  “汗马保护区是我国最北部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属于寒温带针叶林区域,这里生长、生活着很多非常珍贵的野生动植物,另外,在我国北方生态系统中,特别是在华北地区的涵养水源、生态环境保护、防止风沙侵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既是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又是得天独厚的金山银山。”在多次深入林区调研指导防灭火、火烧迹地恢复等工作的舒立福心中,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及绿色发展潜力。
  “汗马保护区是我国最早的保护区之一,位于森林火灾频发区位,特别是近年来雷击火频发,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舒立福说,从防控的角度来说,要严防重大森林火灾的发生,每一场火灾都是由小的火灾酿成的,特别是在大风、高温、干旱等特殊天气条件下,火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扑救、防控,火情蔓延迅速极易发生重大火灾,所以,一旦发生火灾,必须迅速动用人员、车辆、飞机、大型装备等一切手段,第一时间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活动中,舒立福与来自全国18家科研院所,大专院校和企业60余名专家、学者深入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雷电火火烧迹地,实地调查不同火烧程度的火烧迹地特征、灾后植被恢复等情况,并召开内蒙古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专家服务基层项目总结会,对雷电火的预防防控和灾后植被恢复进行研讨。
  针对林区防灭火工作方面作出的努力,舒立福表示,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对森林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逐渐达成共识,对森林火灾危害性的认识越来越深刻。走进林区,各种防灭火宣传标语随处可见,老百姓的防火意识显著增强,有效遏制了人为火灾的发生。在火灾扑救中,空中力量的配合使用,地面车辆、人员的调配,各级指挥调度等机制的健全完善,都为林区第一时间处置火情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舒立福看来,森林火灾的威胁是长期存在的。说起林区近些年的防灭火工作成就,舒立福说,近年来,林区高度重视防灭火工作,并结合林区实际情况建立了一套快速、科学、有效的防灭火工作体系,预警监测、指挥调度、扑火安全意识、快速反应和迅速扑救等防灭火工作走在了全国前列。但是,任何一个有森林的地方,就会有发生森林火灾的威胁,所以还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防灭火工作作为第一位的任务来抓,压紧压实野外用火和人为火源管控,不断提升和探索高科技技术及大型扑火工机具应用,进一步加强雷击火监测预警,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扑救。
  “汗马保护区地处偏僻,路途遥远、交通不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保护好这片森林责任重大。近年来,森工集团和保护区管理局在生态保护中做了大量工作,在资金投入、人员培训、森林火灾扑救上下大力气,并积极与区内外的学校、科研机构进行联合,在生物多样性、珍稀野生动植物保护、森林植被演替更新、生态水文价值等方面做了一些很有成效的工作。”舒立福希望保护区能够进一步压实防灭火工作责任,充分发挥科研、教育、科普等方面作用,加强与国内外科研单位、大学联系,吸引更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共策共建,共同保护好这片属于世界的生态系统。(李鹏飞)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