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边疆牧民脱贫路

朱容颉
2020-09-17
1732
     2018年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为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组建了派驻贫困旗县的脱贫攻坚工作总队。笔者有幸成为驻新巴尔虎左旗脱贫攻坚工作总队一员,来到了巴尔虎草原,亲历了边疆牧民如何走上增收致富之路。
  在2018年初到草原的8个月时间里,工作总队5名成员在当地干部的配合下,每个月25天以上驻在旗县、走乡入户,行程6万余公里,跑遍了新巴尔虎左旗的7个苏木镇、55个嘎查、500多户建档立卡户。通过对照政策,精准识别真贫户、清退非贫户;逐户分析,找准致贫原因;精准施策,落实脱贫措施,对草原上的建档立卡户为什么贫、怎样扶贫、如何脱贫做到了心中有数。
  草原上的建档立卡户多为蒙古族牧民。致贫原因,个人理解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弱劳力,二是弱资产。所谓弱劳力,就是因病、因残、因年迈年幼、因文化低、因技能单一、因语言障碍等因素造成的劳动能力不足,家庭增收渠道狭窄。所谓弱资产,就是受传统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影响,贫困牧民大都对储蓄钱财、置办固定资产等理财意识淡薄;草场低价长租变现消费、用产业贷款消费造成资不抵债现象较多。
  党和国家对牧区的扶贫政策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解决基本生活需求,二是发展产业增强造血功能。
  解决基本生活需求的目标是实现“两不愁三保障”。
  不愁吃不愁穿,主要是指有生活来源。
  扶贫后的牧民生活来源渠道丰富。以草原生态奖补、森林草原管护员为主要形式的生态保护收入在牧民家庭收入中占基础地位。根据每家草场面积和草蓄平衡或者禁牧政策不同,家庭年收入少则几千元、多则数万元,户均1万元以上。草场出租收益、扶贫资产收益、养殖牲畜收益等资产性收入、经营性收入在牧民家庭收入中占主要份额。外出务工或在草地为他人放牧收入是牧民家庭的额外收入。
  保障草原牧民住房安全的政策类型较多,有易地搬迁安置政策、游牧民定居政策、兴边富民政策、保障性安居房政策等。各类政策内容大体一致,都是给牧民盖新房。牧民根据个人家庭发展需求,可以选择在自有草地盖新房、在苏木所在地要新房或在旗县所在地要楼房。盖房钱是国家拿大头,个人拿小头,建档立卡户自筹不超过1万元。目前,新左旗建档立卡户都已住上了砖混平房或采暖楼房,人均住房面积达到20平方米以上。自来水或深水井及净水器保障饮水安全,动力电到村入户或风光互补发电设备普及到草原深处。牧民居住条件改善,达到前所未有新高度。
保障教育扶贫到位的目标是:义务教育阶段孩子不因贫困而辍学,高中、大学阶段孩子上得起学,牧民就业、再就业培训到位、技能提升。草原牧民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免书费、免杂费,寄宿生免住宿费、享受生活费补贴。高中阶段每年补助500元。大学阶段入学资助专科3万元、本科4万元,还有“泛海助学”等企业助学、银行助学贷款等政策。2019年,新左旗还完成了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苏木镇寄宿制学校改造任务,教育资源配置达标。新左旗近3年每年由扶贫系统、农牧系统、就业系统等不同行业部门开展的就业技能培训种类多样,广受有发展愿景和再就业意愿的牧民欢迎。
  在保障贫困人口基本医疗需求方面,新左旗苏木镇和嘎查两级卫生院(室)设备、人员、药品等基本医疗服务达标。建档立卡人口均参加了“新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商业医疗补充保险,医保局建立了医疗保障基金,保险住院核销比例达到90%。贫困牧民当地住院实现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慢性病签约服务率达到100%。“草原小药箱”服务方式,为边远地区牧民送医送药进家门。
  此外,民政、残联、红十字会等行业部门,以最低生活保障、大病救助、临时救助、孤寡等特困人员供养、残疾人补贴、社会捐助等各自日常救助保障政策,发挥了综合兜底保障功能,彻底解决了无劳动能力者的生活保障问题。
  为增强产业发展的造血功能,草原上的扶贫产业发展政策主要投向了贫困户家庭、嘎查集体经济和扶贫龙头企业。
  在草原上有劳动能力、经营牛羊养殖的建档立卡家庭普遍得到了100平方米以上的砖瓦棚圈、机井、基础母畜、扶贫小额免息贷款等扶贫产业政策实惠。有的嘎查还从集体草场份额中给贫困家庭增分了草场,让牧民在自己草场上安心经营。有的基础母畜腹中带犊、带羔,可谓软硬件配齐,只要安心经营,到家就会增值。因易地搬迁安置或没有劳动能力等原因选择在旗所在地生活的牧民,也都普遍享受到了基础母畜到户政策。基础母畜严禁出售变现。一般由嘎查出面协调,将基础母畜托管给贫困户在草地的亲属经营或托管给本嘎查牧业大户经营。委托方与代管方按牧区“苏鲁克”方式,约定双方责任承担和孳息分配比例。
  嘎查村产业项目类型也以牛羊养殖为主,一般采取承包到户的方式,约定双方责任承担、孳息分配比例或上缴嘎查集体固定额度承包费。承包费用或收益所得不得低于8%的扶贫资金资产年度最低受益标准,所得收入也用于贫困户救助、嘎查公共服务、牧民保险等福利支出等。至2019年末,新左旗55个嘎查年度收入均已稳定超过5万元的贫弱标准,集体经济薄弱嘎查清零。
  发展扶贫龙头企业,主要扶持了当地肉羊屠宰加工企业、生态种植企业、旅游企业等。以投入扶贫资金为主要方式,按年度约定资金红利数额,收入由旗扶贫办统筹用于扶贫事业。
  脱贫攻坚期间,中央、自治区、呼伦贝尔市三级投入到嘎查和牧民家庭的扶贫产业发展资金过亿元,每年创造效益近千万元,全旗建档立卡人口平均受益6000余元,稳定超过脱贫标准,充分发挥了扶贫产业的造血功能。
  在党的扶贫政策光辉照耀下,草原人民铺就、夯实了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康路,开启了建设现代牧区的新征程。(王春起 )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