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保护黑土地扬帆起航正当时

朱容颉
2020-10-27
1782
    阿荣旗处于大兴安岭腹地,阿伦河之畔,是呼伦贝尔市重要的粮食产区,全旗总面积1.36万平方公里,拥有耕地470万亩,主要农作物有玉米、大豆、马铃薯、高粱、甜菜、水稻等,常年粮食生产能力40亿斤,是全国441个优质商品粮基地、自治区5个大豆主产区之一,素有“粮豆之乡”之美誉。
  然而由于长期高强度、超负荷利用黑土地,在作物产量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黑土流失、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微生物活性下降、养分失衡、耕作层变浅等问题,严重影响全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粮食安全,黑土地保护势在必行。
  制方案,推落实
       ———开展试点工作

      2015年,中央财政专项安排5亿元资金支持东北地区17个产粮大县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在自治区农牧业厅、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局及各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阿荣旗被列为试点县之一,中央财政投入专项资金3000万元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
  阿荣旗旗委、旗政府把黑土地保护利用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了《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实施方案》《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目标管理责任制》《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协议》,专项推进黑土地保护利用工作,并把黑土地保护利用列入乡镇、部门绩效目标考核,压实责任推动落实。成立了由政府旗长任组长,主管副旗长任副组长的项目领导小组,整合农业综合开发、退耕还林还草、水土保持、高标准农田建设、测土配方施肥、深松整地等项目,配套实施,形成了上下协调、广泛合作的联动机制。2018年,该旗在旗两会上提出了“三区两城一基地”规划,以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为契机,打造全域绿色有机农产品生产输出基地。
  阿荣旗地貌以中低山、丘陵漫岗为主,耕地主要集中在坡地上。在项目建设中,针对全旗土地类型、质量状况及土地规模经营程度等,按照“控、增、保、养、调”(即控制黑土流失、增加有机质含量、保水保肥、种植养地作物、调控养分)的技术路径,确定低山丘陵、缓坡漫岗、平川甸子3种“黑土保护养育综合模式”,选择5个乡镇、8个村为试点项目区,从2015年起连续实施3年,总面积10.1万亩。其中:低山丘陵黑土保护养育综合模式试点面积为1.5万亩; 缓坡漫岗黑土保护养育综合模式试点面积为5.7万亩; 平川甸子黑土保护养育综合模式试点为2.9万亩。
 多模式,勤探索
    ———推行保护性耕作

  “阿荣旗黑土地保护利用措施实施之后效果明显,特别是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使得耕地内有机质含量明显提升。通过深翻整地,深松深翻,打破了犁地层,耕层厚度由过去的不足20cm,到现在的30cm左右。”阿荣旗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平翠芝告诉记者。
  结合阿荣旗低山丘陵、缓坡漫岗、平川甸子3种不同耕地类型实际,该旗探索总结出三大技术模式。一是低山丘陵黑土地保护利用模式。通过“林草冠+生态沟+环耕横垄+排水沟+秸秆覆盖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重点解决低山丘陵坡岗水蚀严重、表土流失、土壤瘠薄的生态问题和跑水、跑肥、跑土的生产问题;二是缓坡洼地黑土地保护利用综合配套模式。通过配置大型动力机械,重点解决土壤黏重冷凉、有机质降低、干旱、犁底层变浅等自然问题和土壤板结、耕层浅等生产问题;三是耕作层土壤保护肥综合技术模式。通过“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技术模式,重点解决土壤有机质降低、干旱等自然问题和土壤板结、耕层浅、蒸发量大、出苗难等生产问题。
  隶属于呼伦贝尔农垦集团的那吉屯农场,现有耕地34.15万亩。根据市里发布的黑土地保护方案,农场改变以往焚烧处理秸秆的方式,探索实施秸秆还田覆盖,今年秸秆还田面积达17万亩。实施免耕,根据农垦集团免耕方案,今年原计划免耕面积2万亩,实际实施面积1.2万亩。计划到2021年免耕面积达到5万亩,2025年达到10万亩。减少化肥和农药使用量,向有机方面发展。那吉屯农场从2007年开始将种植模式从传统模式向有机模式转变,经过10多年的发展,现有有机耕地5万亩。“那吉屯农场大部分耕地处于丘陵地带,土壤墒情通常十年九旱,通过实施黑土地保护方案后,土壤墒情明显改善。”那吉屯农场农牧管理部部长杨鹏说。
  截至目前,阿荣旗通过开展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工作,建设长期定位耕地质量监测点20个;流转土地275万亩,其中万亩以上集中连片规模化流转152万亩,占全旗总耕地面积的32.2%,规模化种植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82家,组建、引进大型农机合作社55个。11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申报有机基地认证39万亩,获得有机认证7万亩,有机转换认证25.58万亩。
  重宣传,答疑问———
       让农民参与其中

  保护黑土地,根本目的是实现粮食安全可持续、资源环境可持续。因此,要处理好保护资源与粮食生产之间的关系。阿荣旗在黑土地保护的同时,经济效益也显著提高。与常规耕作方式相比,亩均降低化肥使用量2.1公斤、农药使用量11毫升,亩均节本8元。秸秆还田亩均降低作业成本15元。粮食产量和品质显著提高,玉米亩均增产55公斤、增收107.8元,大豆亩均增产20.2公斤、增收92.92元。项目区节本增效可达到6053万元。
  为了进一步让农民了解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的具体内容及惠农政策,阿荣旗旗乡两级农技推广队伍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黑土地保护利用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利用冬闲时节,在全旗开展了以黑土地保护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技术培训、知识竞赛,做到了电视有影、广播有声,为黑土地保护利用项目持续深入开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以“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为抓手,积极开展耕地质量建设与保护工作,努力实现农业绿色发展。阿荣旗在黑土地存在问题处,因地制宜,综合施策,集中打造一批示范区、展示一批技术模式、探索一套运行机制,使黑土地变“薄”、变“瘦”、变“硬”的问题正逐步得以改善。
  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阿荣旗在保护黑土地的路上扬帆起航正当时!(孟健)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