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展冬季科考

朱容颉
2021-01-08
1522
       2020年12月下旬以来,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联合开展冬季科学考察工作。
  据悉,与以往不同的是,此次开展的科学考察工作是利用无人机远红外热成像系统采集东北地区常见的野生动物影像,利用采集的影像建立数据库,对人工智能软件进行训练,使其识别准确率达到90%以上。再利用无人机进行样地调查,调查数据使用训练完成的人工智能软件进行分析,可以快速准确获得样地内野生动物的种类及数量,按标准采样后,便可以分析出整个保护区野生动物比较精确的种群密度和分布情况,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保护管理措施,进行精准管理。
  保护地一般地处偏远地区,日常巡护、监测、管理等工作耗费巨大,急需利用新技术提高工作效率和精确性,开展针对性的工作。以往,野生动物种群密度调查是利用传统方法———样线法和样方法。此法不光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且效率低下。近年来,随着无人机和远红外热成像技术的发展,机载远红外热成像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消防抢险等行业。
  针对需求,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猫科动物研究中心姜广顺教授团队成立了保护地智能保护创新小组,研究保护地天地空一体化智能保护技术。其中“天”组就是利用无人机,结合远红外热成像、高光谱、激光雷达等不同的载具,对保护地进行智能巡护监测。
  目前,无人机小组共有4名博士后,1名博士,3名硕士开展此项工作。在汗马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采集了驼鹿、马鹿、驯鹿、狍等野生动物的热红外影像。(米何妙子)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