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守卫绿色堡垒 传承生态文明

朱容颉
2021-01-11
1750
编者按:
  两年来,自治区各级各类青年文明号集体认真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在服务群众、公共管理、研发制造、生产经营等岗位一线开展了扎实有效的创建活动,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好、职业道德好、职业技能好、工作作风好、岗位业绩好”的先进集体。为学习先进,勤勉敬业、服务社会,本报即日起推出获得“2019-2020年度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的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宣教部、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原始林区森林管护局森林消防大队特勤中队两个青年集体的事迹报道,大力宣传青年文明号集体的先进经验、典型事迹和创优创效创新创造精神,歌颂“敬业、协作、创优、奉献”的精神理念。
  在青春的世界里,沙粒会变成珍珠,石头会化作黄金。青春的魅力,应当叫枯枝长出鲜果、沙漠布满森林,这才是青春的美、青春的快乐、青春的本分!
  从团队成立到荣获自治区级青年文明号,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宣教部坚定目标,坚守初心,高举旗帜,凝心聚力、精益求精,这是匠心筑梦的旅程,是青春起航的开始。
守卫绿色,做生态文化的传播者,树青年文明号的宣传标杆
  2015年6月,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宣教部正式成立,现今这支队伍共有1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10位,占总数的77%。他们不仅展示了新时代青年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更是新时代下生态保护的宣传者,自然教育的引导者,生态文化的传播者,景区与自然的解说者。他们承担着湿地公园6万余公顷湿地的保护、科研宣传、环境教育等工作,他们怀着对自然、对生态的敬畏之心将林区之美展现在访客眼中,将生态保护、绿色发展的理念传至祖国的四面八方。几年来,在工作中他们兢兢业业,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的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树立了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在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公众对湿地、对生态的保护意识,谱写了一曲曲青春和奉献之歌,展示了新一代务林青年担当作为、传播绿色的风采。
  他们认真对待每一次讲解,用心面对每一位访客。随着讲解的不断积累,培养了每个人独特的讲解风格,有亲和力十足笑容甜美的,有引经据典学识满分的,更有幽默逗趣故事张口就来的。同时,他们在工作之余利用闲暇时间阅读大量相关书籍,认真做好笔记,丰富讲解内容,并根据不同受众的需求,整理不同的讲解词,做到以根河生态为重点宣传,有依据、有语言、有特色的进行“因人施讲”,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次随行讲解的几个小时里都包含着他们的辛勤和汗水……
  他们始终把创建“青年文明号”活动作为凝聚青年、团结青年、带领青年建功立业的有效形式,以倡导职业文明为核心,以“规范文明,立足本职、敬业守信、无私奉献”的工作理念确定工作目标,出色的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宣传绿色家园,展现青年风采,树青年文明号的敬业标杆
  2015年7月,呼伦贝尔“泰加号”森林小火车一路向北来到了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宣教团队历时2个月,共计接待“森林小火车”9次专列,游客2000余人。
  2017在中国(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旅游节———根河房车自驾车国际露营大会举办期间,宣教部团队全程参与接待服务和生态讲解。
  2017年9月,顺利完成呼伦贝尔旅游发展大会接待任务,同月,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首届劳模疗休养活动在根河林业局启动,在他们的引导下来自林区35名劳模代表参观了内蒙古大兴安岭国有林区停伐纪念地、驯鹿养殖基地、房车基地、雾海栈道等地。
  2018年7月,由中国野生植物保护协会、香港华润集团主办,森工集团承办的香港华润青年走进大森林体验行活动在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举办,宣教团队又一次以专业的素养和优质的服务完成了此次接待任务。
  2019年7月,由森工集团、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主办的2019国际自然保护地联盟年会暨跨界自然保护地研究与管理协作研讨会、全国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第四期培训班在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举行,宣教团队顺利完成接待、教学任务……
  6年来,他们共完成讲解上千场,接待游客近20余万人次,成功接待了国家、省、市相关部门调研、检查,并受到了领导的认可和游客好评。
  同时,宣教团队还与本地社区与学校签署了“湿地走进课堂”协议,按季度的对青少年人群开展环境自然教育课程,至今已有近千名中小学生在他们的引导下了解湿地,认知湿地,从而加强了对生态保护的意识。
解读绿色,做自然教育的引导者,树青年文明号的素质标杆
  2011年,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建设之初,便领先教育前沿,率先提出自然教育,将湿地公园定位为“中国冷极湿地天然博物馆”和“中国环境教育的珠穆朗玛”,本着高起点、高标准、高效管理的原则着力推进自然教育工作,努力打造自然教育第一品牌。
  体验是最好的教育,自然是最好的学校,为青少年开启更“自然”的教育方式,是作为一名生态保护宣传者的工作职责和使命,作为自然教育的践行者,仅仅具备生态讲解员的基本素质是远远不够的,为了提升青年文明号的整体素质,通过采用内部培训、外出送培、外请讲师内训等方式,通过每天下午3点—5点对自然课程的具体演练,落实自然课程的可操作性,并积极与专业院校和第三方教育机构合作,不断增加环境教育软实力和硬件设施建设,细化环境教育体系,深入、精准研发自然教育和研学旅行精品课程,并于2018年与美国营火国际达成合作,结合国际一流的教育理念、师资团队、运营管理等优势,致力打造中国第一个全球环境科技示范型营地、中国第一个极地文化圈营地、中国第一个大自然国际营地。2019年与乐研研学和国家林草局等环境教育机构合作,积极推动呼伦贝尔地区乃至全国研学事业发展,和2000多名孩子一起触摸自然,让他们回归自然、增长灵性、健康成长、快乐童年。结合公园内自然资源及文化,使得湿地公园这所自然学校,在自然保护和自然教育这条深远的道路上,跑得顺风顺水。2020年8月带领牙克石市三所中学的147名学生开启了为期三天的“兴安岭”号森林康养文旅专列研学之旅。通过体验式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学生们在行走中成长,在行走中读懂家乡、爱上家乡、宣传家乡。
  讲好美丽故事,要敢主动发声,正因为有着像这样善于发声、和敢于发声、全情投入的青年文明号成员们,以绿色为主旨,全力传播生态文明,才能让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者,走出湿地公园时,难以忘记湿地生态文化、大兴安岭森工文化、民俗文化、冷极文化。相信今后他们仍会不断从自身做起,树立良好的“青年文明号”形象,做好一名合格的生态讲解员,自然教育的传播者,为内蒙古大兴安岭地区的生态文明建设添砖加瓦。(米何妙子 周媛)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