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老树春深更著花

朱容颉
2021-01-28
1586
  在广袤无垠的林区大地上有这样一支队伍,队伍中有花甲之年的老科技“专家”,有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干部,他们坚持“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拼搏精神,常年奔走于林区的大山深处、田间地头,传技术、送信息、抓培训、搞服务,在莽莽林海中勾画出一道绚丽的“夕阳红”,他们就是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的会员们。
  走进林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一块“先进集体奖”的奖牌格外醒目。该奖牌是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颁发的,去年,全国共有20个组织荣获了2020年中国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先进集体奖,林区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是全自治区唯一荣获此殊荣的单位。
  “林区老科协1988年成立,现有会员2800多名,会员大部分由一直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林区退休干部组成。”现已任职14年的林区老科协会长刘振国介绍说,多年来,林区老科协认真贯彻落实中国老科协和内蒙古老科协的工作指示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遵循“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作为、量力而行、发挥优势、务求实效”的工作原则,大力实施林区老科协事业发展规划,精心实施老科协“品牌”战略,充分发挥老科协专家委员会的作用,总结经验,各项工作取得了创新和发展。
  实地考察阿龙山林业局阿龙山林场8林班西伯利亚红松种植情况和满归林业局北岸林场37林班西伯利亚红松的花粉传播情况及阿里河林业局在推广种植西伯利亚红松的生长情况,形成了《西伯利亚红松良种扩繁造林技术推广》 执行报告、《阿里河林业局西伯利亚红松引种种植历史和现状》调研报告和阿龙山林业局《兴安落叶松生产规律调查》科研课题;组织专家学者在密林深处行进650多公里,通过与林区老住户座谈,现场观察遗址,实地考察山川河流走向等方式,对林区“万里茶道”大兴安岭森林茶叶之路通道进行实地考察并初步认定路线图;每年组织专家学者组成“老山参大讲堂”科普报告团,深入局、场、段、队,讲解森林、湿地、环境等内容的科普演讲,使职工教育面达90%以上;成立了“森林提质专家委员会”“中草药种植专家委员会”和“果树栽培技术专家委员会”等专家委员会,研究专业项目,为企业提供技术支撑,为决策咨询提供服务,为职工脱贫提供项目支持……
  近年来,林区老科协以专家委员会的形式,深入林区各地调研指导、大力开展森林科普教育活动,不断在实践中探求,在摸索中前进,在提升森林质量、增加林木多样性,助力企业创新发展、文化旅游开发、职工脱贫、建言献策等方面积极做贡献。
  “今后,老科协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为林区贡献更多智慧和力量。”刘振国表示,林区老科协将继续为森工企业提供科学决策服务,探索森林科技创新;充分利用“老山参大讲堂”的科普教育品牌,不断创新科普工作方式,丰富科普工作内容;充分完善智库建设,做好建言献策工作;继续完善和考察林区“森林茶道”工作,为打造开发林区旅游和促进一带一路注入新的文化内涵; 在林区助力推广“公里网络”与“GPS”相结合的精准定位方法,为林区森林防火提供技术支撑,继续发光发热,为林区生态保护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李鹏飞)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