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覆盖率达到93.64%,比‘十二五’期末提高0.35个百分点; 活立木总蓄积34903305.6立方米,比“十二五”期末增加6326923.7立方米,增长22.14%;森林蓄积34124161.4立方米,比‘十二五’期末增加6155795.6立方米,增长22.01%。”据2020年林区森林资源监测显示,甘河林业局有限公司以这样一组鲜活的数字亮出一份精彩的“生态答卷”。
“十三五”期间,甘河林业局有限公司把保护森林资源作为最大的政治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起“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让甘河大地绿起来、美起来、富起来,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实现企业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们夯实主责主业,坚持造林、整地、抚育、补植相结合,坚持丰产林、商品林、经济林、景观林相结合,加强种苗良种基地建设,逐步实现营造林自给自足需求;坚持专业化队伍和职工群众义务植树相结合,合理量化年度造林绿化任务,培育多树种的复层异龄林分,促进森林向顶级群落过度;严格落实森林抚育技术标准,建立了以岗位职责为依托、工作绩效为核心、制度规范为手段的全员业绩考核体系,依据作业设计明确了作业地点、面积、方式、时间、质量要求、验收程序、违约责任等事项。
他们严抓森林防灭火工作,修订完善了森林火灾应急预案,落实了检查站、管护站、望塔、移动管护站、村屯、种养户、野外施工等包保责任制,将森林防灭火工作纳入绩效考核体系; 探索实施固定管护站与移动管护站相结合、远山封育相结合的管护方式,实施夫妻管护站承包制;常态化开展武装“三清”专项行动,持续开展林地清理专项行动,清山解套、反盗猎行动,依法严厉打击毁林开垦、蚕食林地、偷猎盗采等危害生态资源安全的行为;监测生物多样性,建立林业有害生物的预测预报预警机制,优质完成“四率”目标,降低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有效保护野生动植物。
他们遵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原则,2017年以来,深入开展林权证内已垦林地精准核查及退耕还林工作,发放退耕生活补助金108.876万元,干部职工积极投入到退耕还林工作中来,矢志不渝为北疆绿色生态屏障做贡献。
他们科学谋划生态旅游业,完成了国家湿地公园水文水质监测站、关键物种监测站、监测望台、多功能宣教厅、实验室等基础设施建设,依托湿地公园独特的生态系统和园内良好的基础设施,申报内蒙古甘河林业局森林康养基地,并于11月获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授牌;加大甘河生态园基础设施建设,对原废弃电厂附近进行环境整治,打造近3万平方米的特色“生态园”,为职工群众提供了集生态休闲为一体的娱乐场所; 成立碳汇经济工作组织机构,推进《天然次生林经营碳汇项目》;着力打造绿色产品生产基地,推进蓝靛果忍冬和中草药种植基地建设,对生猪养殖、林下经济等产业给予支持,促进职工群众增收,寻求转型发展新途径。(隋海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