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五星红旗在林海飘扬

姚旭峰
2021-05-07
1843
  1949年10月1日,阿尔山林务分局小广场上,机关干部和职工群众早早汇聚在一起,热切地期盼着国旗升起的庄严时刻。上午8时许,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五星红旗在高高兴安岭上的阿尔山冉冉升起。
  这是阿尔山林业人亲手制作的第一面国旗,也是阿尔山林区第一次升国旗。作为国旗的制作者,每每回想起第一次升国旗的喜悦情景和制作第一面国旗———五星红旗的经过,巴图巴雅尔总是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1946年4月,东蒙林业公司成立,这是阿尔山林业局的前身。继而大兴安岭林区首批开发建设者们开赴这里,开始了艰辛的创业。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成立,东蒙林业公司改称内蒙古林矿总局,下设兴安林矿局。1948年,撤销林矿总局,成立自治区林务局,下设白狼林务分局。1949年,白狼林务分局改为阿尔山林务分局,局址由白狼迁阿尔山。1952年,改为内蒙古林业部阿尔山森工局,隶属内蒙古森工管理局。
  1949年9月,阿尔山林区尚无行政建制,人口不足千人。阿尔山林务分局是当时阿尔山地区唯一的一个大单位。那时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没有电、没有广播、没有电话,每周只有白城直达阿尔山的火车,正是百废待兴的时候。
  9月末的一天,阿尔山林务分局供给科和人事科的两位负责同志匆忙地来到巴图巴雅尔所在的供给科小被服厂,拿出一张新报纸展现在工人面前,上面登载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新中国国旗图案。还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党中央决定于10月1日在北京举行庄严隆重的开国大典。为此,局领导要求被服厂立即动手,按照报纸上的国旗图案在10月1日之前赶制出一面标准的大号国旗。
  在工人们心中,这是个庄严而光荣的政治任务,必须完成。但简陋的生产条件,让工人们犯了难。当时,被服厂仅由五六个裁缝匠组成,使用老式手工操作的缝纫机,相当于为林业工人制作冬夏服装及劳保用品的一个小作坊,工友们的文化程度都很低,不懂得图案的设计标准与含义。在这种情况下,局里来的两个负责同志和工友们共同商量,这一任务具体落实到巴图巴雅尔、李国良、孟庆祥几个人身上。
  接到任务后,巴图巴雅尔和工友反复学习报纸,研究国旗图案的象征意义,终于搞明白了国旗图案及国旗的制作方法。紧接着几个人分工合作,紧密配合,按着图案规定的尺寸标准,用红布作旗面,用黄布作大小五角星,并在红旗上准确定位,又用白布作了旗杆套。经过一天多的紧张研究和操作,终于在10月1日之前,制作成了一面标准的国旗———五星红旗。看着阿尔山人亲手制作的第一面国旗,工友们感到由衷的骄傲和自豪。
  国旗有了,局领导立即派人上山砍来了20多米高的一棵松木杆做旗杆,做好了升国旗的一切准备工作。
  当鲜艳的五星红旗徐徐上升到旗杆顶端、高高飘扬的那一刻,仰望的人们兴高采烈,欢呼声响彻整个广场,喜悦弥漫整个天空。 ■刘洪林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