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汲取奋进力量

朱容颉
2021-06-24
1699
———二论学习贯彻森工集团党委党史学习教育现场教学精神

  ■本报评论员

  林区开发建设近70年来,涌现出了于海俊、王殿兴、崔曾女、李庶坤、颜士文等一大批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筑起了以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为代表的座座绿色丰碑。置身绿水青山,感悟英模精神和百万亩人工林精神,总能从中汲取奋进力量。
  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据统计,截至目前,林区共有全国和自治区劳模、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林业系统劳模403人,林区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5199名;获盟市级以上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539人,林区优秀共产党员和党务工作者1897名;烈士62名。
  典型就是旗帜,榜样就是力量。一个个精神坐标,承载着党的初心和使命,凝结着党的鲜明品格和独特标识,成为我们在前进道路上战胜各种困难、不断推动林区改革发展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
  于海俊、王殿兴、崔曾女、李庶坤、颜士文等英雄烈士和模范人物,事迹感人至深,精神催人奋进。他们是林区的脊梁,是最美务林人,在他们身上集中体现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大兴安岭人精神。我们要把学习以于海俊为代表的林区英模先进事迹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学习他们对党忠诚、信念坚定的政治品格,恪尽职守、担当有为的精神风貌,甘于奉献、勇于牺牲的崇高境界,忠厚朴实、克己奉公的高尚情操,把英雄模范的崇高精神转化为推动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
  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精神,是新时代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部鲜活教材,是林区生态保护建设的一面鲜红旗帜,其中饱含着理想信念的力量和对党忠诚的品质,以苦为荣的精神境界和艰苦奋斗的崇高精神,绿水青山的魅力和良好生态的价值。感悟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精神,就要学习他们对党忠诚、牢记使命的政治品格;胸怀大局,一张蓝图绘到底,咬定青山不放松,“功成不必在我”的高尚情怀;艰苦创业、顽强拼搏的工作激情;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进取精神;知行合一、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历史镌刻着奋斗的辉煌,也指示着未来的方向。从英模精神和库都尔百万亩人工林精神中不断汲取奋进动力,让林区“红色基因”薪火相传,“红色印记”熠熠生辉,我们一定能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为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凝聚磅礴力量。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