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科学防治守护青山

唐永朋
2022-06-16
1687

       ■本报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 记者 李鹏飞 包文君 通讯员 杜凤明

       夏日晴好绿意浓,漫山遍野尽青葱。6月13日,莫尔道嘎森工公司苗圃内,一棵棵树苗迎风而立,涌动着盎然生机。一个个身穿黄色防护服,肩背背负式喷雾机的身影忙碌在田间地头,吸引了记者目光。

       “充分利用阳光的照射,再对苗木进行喷雾式防治,能够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森防站防治股股长陈英杰介绍道,刚刚脱下防护服的她,衣服早已被汗水浸透。

       炎热的天气,背着装满60多斤防治药水的喷雾机,包裹在密不透风、闷热难耐的防护服内,对防治股的每一位职工来说都是一种考验。

       记者了解到,6月11日晚,森防站工作人员对外调苗木检疫时发现了落叶松球蚜,第一时间禁止苗木落地,提出除害意见,并于当晚对苗木进行了防治处理。

       森防站副主任武彦辉介绍说:“工作人员已经连续3天,对11万余株苗木集中防治,待苗木达到标准后,再上山造林。”

       为确保苗木质量,森防站利用阿维菌素乳油进行防治,检验组检疫员对作业跟班抽检。据检疫员王丽红介绍,他们按照苗木检疫的相关要求,严格执行检疫流程,针对调入的115200株10厘米左右高的落叶松容器苗进行了现场抽样复检,并带回实验室镜检,坚决杜绝未经检疫或检疫不合格的苗木用于造林。

       10时30分,王丽红和同事们刚刚完成苗木检疫工作,来不及休息,立即驱车前往位于莫尔道嘎镇西山的木森木业福利厂,对涉木企业外调木材抽样复检。在加工厂储料场内,检疫人员在木材上、中、底部分别钻取木屑抽样,用斧头扒开木材表皮认真检疫。

       王丽红告诉记者,树木成材后,有害幼虫存活在木质部与树皮之间,对树木能造成致命性危害。所以,一旦发现有害幼虫,必须第一时间封存木材,通过封闭式药物熏蒸方式处理。

       检疫过程中,工作人员还向企业发放了松材线虫病宣传册及防治松材线虫病告知书,详细解读了害虫是如何传播扩散以及典型危害病状等知识。

       木森木业福利厂相关负责人朱彦君表示,通过聆听宣传讲解,让他们了解了松材线虫病的危害,一定自觉遵守疫木管理的有关规定,共同保护好森林资源。

       “近年来,森防站在狠抓有害生物监测、防治的同时,不断强化输入口源头监管,严防外来有害生物入侵及传播。同时,加强内部管控,深入排查违法违规采伐、运输、加工、经营和使用疫木及其制品行为,查清疫木及其制品来源,消除有害生物传播扩散隐患。”森防站党支部书记王东升说,他们将不断加强能力建设,健全管理体系,突出科学防治,增强公众防范意识,守护好这片绿水青山。

       以青山为伴,与病虫为敌。多年来,莫尔道嘎森工公司森防站以保护生态安全为第一要务,发扬“除害、敬业、厚德、求是”的“啄木鸟”精神,团结拼搏,锐意进取,锻造了一支理论水平高、业务能力出众的森林病虫害防治专业化队伍。他们背着药剂和喷雾机,扛着监测仪和观察器,常年辗转生态功能区的山山岭岭、大小沟系,用无悔的青春和汗水诠释着森防人的责任与担当,守护着一方的绿水青山。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