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本报走基层融媒体报道组 记者 张淳源 姚旭峰
六月的林区绿意盎然,呈现出一幅满眼葱茏的秀美画卷。
连日来,绰尔森工公司森防站监测员一早就背上监测设备走进深山进行病虫害监测。休息间隙,监测员李雅琴介绍说:“2021年,松材线虫病疫情在全国四分之三的国土范围发生,呈现出点多面广、全域暴发之势。林区虽未发生松材线虫病疫情,但做好防控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
松材线虫病是全球森林生态系统中最具危险性、毁灭性的病害,被称为松树“树癌”,松树一旦感染松材线虫病,40天左右就可死亡,3-5年即可造成整片松林死亡。松材线虫病主要通过人为运输疫木及其制品传播扩散,具有传播速度快、防控难度大、造成损失大等特点。
2021年,森工集团积极探索林草有害生物防治联防联控工作,与蒙、黑、吉、辽四省区达成了林草有害生物防控共识,签订了《松材线虫病防控框架协议》,先后在阿尔山、莫尔道嘎等地召开林草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工作会议,专题研究对策与措施,做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
今年6月9日,森工集团召开林草有害生物第二届南部区域暨毗邻单位联防联控会议,对林区当前有害生物严峻形势进行了科学研判,并精准施策,阿尔山森工公司、绰尔森工公司、绰源森工公司、柴河林业局、乌奴耳林业局、南木林业局、巴林林业局共同签订《内蒙古大兴安岭南部区域林草有害生物联防联控协议》,开启了携手推进林草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直以来,为有效预防松材线虫病入侵林区,森工集团以林长制为抓手,将松材线虫病等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及成灾率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重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纳入森工集团生态考核体系;成立外调种苗检疫督导组到毕拉河、大杨树等15个单位对外调苗木复检工作进行检查督导,规范林区外调苗木检疫工作程序;严格执行《松材线虫病生态灾害督办追责办法》,开展疫情防治督办、追责工作,把制度执行和监督问责贯穿于防控工作全过程,以监督问责、执法严惩的雷霆之势,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林区各地积极响应,纷纷开展形式多样的松材线虫病防控工作,打响了一场有害生物“防治战”。
乌尔旗汉森工公司森防站通过举办松材线虫病监测普查技术培训班,使森防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松材线虫病的危害性和防控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营造了人人关注、自觉参与的工作氛围。
绰尔森工公司森防站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林业草原局生态保护修复司关于做好松材线虫病疫情监测普查工作的通知》精神,组织单位测报员、检疫员、防治员进行松材线虫DNA检测培训。
阿里河森工公司森防站在生态功能区内全面开展松材线虫病检疫执法专项行动,组织检疫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生态功能区对樟子松、兴安落叶松等松类植物及阿里河地区主要交通沿线松林进行全面监测调查。
阿尔山森工公司森防站举办松材线虫病疫情防控监管平台及移动端监测APP使用培训班,夯实了松材线虫病普查数据采集技术基础。
……
“林区森防战线积极优化监测手段,加大无人机遥感监测推广力度,做到监测全覆盖、普查无盲区,增强松材线虫病疫情发现的实效性。”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病虫害防治(种子)总站站长王鹏说,下一步,林区森防战线将按照国家林草局《松材线虫病五年攻坚计划》要求,扎实开展松材线虫病疫情常态化网格化日常监测与春秋两季普查,加强进口松木检疫监管,严格规范疑似松材线虫病的样木和外调苗木林产品的核酸检测,建立调运跟踪溯源制度,强化监管,保护好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宝贵的松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