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七十载砥砺奋进 新时代逐梦前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庆祝大会侧记

唐永朋
2022-08-19
1937

       ■本报融媒体报道组记者 米何妙子 李鹏飞

       青山放歌,江河起舞。8月18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庆祝大会在牙克石市新区体育馆举行。

       体育馆外,祥云漫卷,12个火红的灯笼随风舞动;体育馆内,花团锦簇,彩旗高扬,处处洋溢着喜庆的节日氛围。500余名林区各条战线干部职工代表欢聚一堂,共同见证“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这一历史时刻。

       这一刻,一幅幅展现林区开发建设的展板,大型LED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的《中国北疆生态脊梁》宣传片,仿佛诉说着一部艰苦卓绝、不忘初心的奋斗史诗。

       这一刻,10.67万平方公里的兴安大地上,林区各族干部职工怀着激动的心情,期盼林区新的历史航程。

       上午10时18分,国歌奏响,大会现场干部职工全体肃立、齐声高唱,歌声响彻会场。主席台上方,悬挂着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庆祝大会会徽,“绿海筑丰碑大美兴安岭”的字样格外醒目。主席台两侧的墙面上“1952”“2022”巨大数字在灯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历史跃动的脉搏诉说着开发建设70载,数十万林区儿女春华秋实的拼搏。

       一代代务林人弘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扎根茫茫林海、矢志艰苦奋斗,将林区建设成国家重要的木材生产基地,累计提供了2亿多立方米优质木材,上缴200多亿元税费,有力支援了祖国建设;在10.67万平方公里的茫茫林海建成25个林业城镇。全面实施棚户区改造,推进深远山搬迁,40万职工群众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2630公里林下经济节点路、场部通硬化路竣工,1100公里“岭上大通道”逐步贯通,山里与山外联系更加紧密,林区面貌焕然一新;全面完成国有林区改革各项任务,建立职责清晰的国有林区管理体制,以98.8的高分圆满交卷;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森工集团面对改革起步晚、基础弱的巨大压力,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以开局即决战,起步即冲刺的姿态,按下“快进键”,跑出“加速度”,夯实改革举措,逐项破解难题,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各项任务落地见效,广大务林人正满怀激情地踏上“林业兴林区美林工富”的新征程。

       ……

       林区70年的巨变,在一组组数据里,在一张张洋溢着幸福的笑脸上,也在那对更加美好生活的期盼中。掌声,一次次在会场内响起,激荡着林区儿女的心房。

       绰尔森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宋永利激动地说:“林区70年的开发建设历程,从爬冰卧雪为国家贡献木材,到放下斧锯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生态建设水平高质量提升,生态产品开发不断升级。70年的历史,已然让大兴安岭成为一个‘品牌’,我们坚信,林区一定会越来越好。”

       “能够参加庆祝大会,我感到非常幸运和荣幸。林区发展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作为林区的旅游从业者,我们将以庆祝大会为契机,持续加大林区旅游资源宣传力度,推动旅游产业多样化发展,打造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不断提升旅游服务质量,让更多的人了解林区、走进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旅游公司副总经理王铁钢兴奋地说。

       58岁的周义哲是全国人大代表、满归森工公司北岸林场第七小队工队长,曾是一位在深山老林里砍了30多年树木的采伐工。

       2015年4月1日,林区全面停伐后,他率领工队职工投身森林管护、森林抚育、植树造林、森林防火工作中,实现了从“砍树”到“护林”的华丽转身。“骄傲!自豪!”受邀参加庆祝大会的周义哲激动地说,作为林区的第二代务林人,他们一定会守护好内蒙古大兴安岭这片绿色林海,让天更蓝、水更清、树更绿。

       1952年到2022年,七秩征程,弦歌不辍,昂扬阔步;七秩春秋,历尽山海,波澜壮阔。

       “我的爷爷奶奶和爸爸都曾在林区工作、奋斗过,他们积极投身到林区火热的开发建设中,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我要把他们无私奉献的精神传递下去,为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贡献力量。”森工集团直属机关办公室信息科科长于泽洋说。

       70年是纪念碑,铭记了广大林业干部职工始终践行富民兴林光荣使命的艰辛探索;70年是绿色丰碑,刻录了一代代务林人始终履行生态保护建设神圣职责的不懈努力;70年是里程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赋予我们当代接班人新的职责使命。70年开启新征程,我们自豪、感恩、奋进,向着新时代逐梦前行。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