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连日来,在库都尔森工公司“研究生创新基地”内,几名工作人员正在研究大果沙棘林内杂草无公害控制技术。待小草萌芽之际,他们将到试验基地内继续做试验。
近年来,库都尔森工公司不断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加大技术创新力度,以科技创新助推绿色高质量发展。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该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董晓斌说:“我们将加快推进智慧林业建设步伐,不断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科技护林守望绿水青山
“我刚才巡护的时候发现猞猁的脚印,一会咱们去周边布设远红外摄像机。”南沟管护站管护员刘立柱对同事说。南沟管护站森林管护面积528公顷,管护员承担着森林防火检查、巡护、野生动植物保护和宣传等工作。
“每天微信步数都会达到2万多步,上山巡护经常能碰到狍子、狐狸、兔子……野生动物越来越多了!”常年在山林行走,练就了刘立柱的“好脚力”,他开玩笑地说:“闭着眼睛都能找到路。”
“做好森林管护,仅靠管护员巡护,难免出现遗漏。”森林资源管理处副主任周世江说,近些年,公司通过无人机监测、摄像头覆盖等新技术,加大管理和巡查力度,牲畜毁林等状况大为减少。
该公司开展自然资源综合监管、无人机监测、地理信息系统(GI S)软件应用等智慧林业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对林长、护林员智慧化管理;建立森林防火智慧平台,为火灾扑救提供信息支撑;使用无人机高效开展森林病虫害调查监测,发现病死树及时清理处置;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 S)软件,矢量化录入全公司森林资源数据,并融合国土“三调”成果,更新完善森林资源管理“一张图”。
科技赋能壮大绿色产业
走进储藏沙棘果冷冻库,只见仓库里整齐地堆放着10多吨沙棘果。“为了保证果肉的新鲜度,采摘下来的沙棘果都放进冷冻库里保鲜。”该公司经营管理部副部长朱迎辉介绍,这些沙棘果不久后将被运送到工厂进行深加工,最终运往全国各地。
在近几年的绿化造林中,沙棘成为主力树种,为提高沙棘林成活率,增加沙棘结实量,该公司“科技项目研发团队”相继实施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高寒地区大果沙棘栽培技术推广示范》《大果沙棘林内杂草无公害防控技术的研究》及《内蒙古大兴安岭俄罗斯大果沙棘嫩枝扦插技术研究》等项目。通过推广示 范项目的实施,沙棘经济林规模不断扩大,公司沙棘推广示范基地被列入国家林业推广示范基地,为沙棘产业发展壮大注入了科技动力。(马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