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A+ 大■孙勇
(一)
光阴荏苒,星河流转。
壬寅春秋,正值《林海日报》创刊70周年。70年,历史长河一瞬,却是一个时代悠长的旅程。过往的足迹,依然闪亮如初;远离的背影,依然厚重清晰;青春的目光,依然坚毅灵动,《林海日报》,依然风华卓然!
70年前,《林海日报》在林海深处诞生了!
从此,一代又一代的新闻人满怀赤诚之心,坚守绿色信念,新闻大旗在大岭之巅猎猎作响。
大河浩荡,源于条条汇聚;大树成荫,始于滴滴浇灌。
我们尤难忘记娄玉山、王昌珞、曹立业、刘振国、李树文……许多老领导。
我们尤难忘记王乃恭、乌鸿霖、尹涵、孙若泉、殷咏天……许多老同事。
我们还尤难忘记林区内外许许多多的通讯员、作者和关心爱护《林海日报》成长的读者朋友们!
初心不移,脚步不歇。正是一代又一代新闻人的爱心传承、执心坚守和精心描绘,才使得我们的报纸度过了70年的日日夜夜,筑就了时代多彩的画廊,构成了党媒特有的新闻品格和文化特质。
林海涛声,浩浩汤汤。永恒的脊梁,永远的精神,永毅的前行。
今天,《林海日报》———我们,再出发!
(二)
篇篇蕴意,笔笔含情。
《我与林海日报》这本征文集,可谓一部林区报业的发展史、奋斗史、辉煌史;是时代的记录,是历史的情怀,是新闻人的心声。
多少个春秋,多少轮日月,无数新闻人脚踏实地,携手并肩,前仆后继,以情怀、担当、理想、信念,在新闻瀚海里击浪,在新闻高峰中攀援,在新闻长路上跋涉,谱就了《林海日报》辉煌激昂的乐章。
而我,就是这支队伍中的一员!
经年往事,历历在目。
20世纪90年代初始,我入职林海日报社,成为一名新闻人。从此,青春热血激烈燃烧,足迹遍及兴安大地。在那一个个的日夜里,跋山涉水,走街串户,倾听百姓呼声,发掘典型事迹,与老一辈新闻人一道,一行行笔墨书写职工群众风采面貌,一篇篇新闻描述大兴安岭的神韵和传奇。那行行字迹、帧帧版面,浸透了汗水,凝聚着辛劳,它像一串串清晰长存的足迹,记录了我充实而丰盈的人生。
如今,我依然坚守在新闻岗位上,与新一代新闻人携手并肩,一步一个脚印,满怀赤子之心在新闻之路上继续奔行。
(三)
青山不老,绿水不息。
70年,近20000期,《林海日报》在坚守中成长,在创新中发展。她始终坚守理想信念,跳动激昂脉搏,奔腾灼灼热血,洋溢青春气息,与时代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70年,近20000期,《林海日报》与时代一起雕刻时光,相携成长。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报纸、网站、手机客户端、微博……日新月异。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
每一个节点都是一次收获,每一次收获又是出发的起点。《林海日报》一定会在坚守和创新中高擎燧火,砥砺前行。期待与读者一起,共迎下一个70年,下一个20000期。
70年,70龄,《林海日报》不老,她永远朝气蓬勃!
初心不改,只争朝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