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陈放:让奋斗的青春在防火战线上闪闪发光

包文君
2023-08-16
2310

陈放(左一)正在测试无人机设备

       ■本报记者 米何妙子 通讯员 郑云涛

       “陈放,教教我怎么使用无人机呗……”

       “陈放,帮我看看这个点的经纬度坐标,我找的准确吗……”

       在克一河森工公司防火办(应急事务处),大家口中常常提起的陈放,不仅是一名防灭火专业技术领域的行家里手,也是森林防灭火战线上的一名“尖兵”。他十年如一日,立足岗位,让奋斗的青春在防火战线上闪闪发光。

       不忘初心争当一线排头兵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每每听到这首歌,陈放的心中就不禁泛起层层涟漪……

       “当我步入校门时,老师教我们唱的第一首歌就是《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老师还为我们讲述了共产党人为了人民解放抛头颅、洒热血,带领中国人民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推翻了国民党反动统治,建立了新中国,人民群众过上了幸福生活,那一刻,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就在我的心灵上深深烙印。”陈放笑着说。也自那时起,他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陈放的父亲是一名在森林防扑火战线连续工作了27年的“老兵”,父亲的言传身教,让长大后的他,毅然决然地接过父亲手中的接力棒,踏上了这条守护绿色之路。

       陈放告诉记者,老一辈“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直感染和激励着他。2008年,他从技校毕业后,选择沿着长辈们的足迹继续守护赖以生存的家园。就这样,陈放成了第三代务林人,并在2013年6月28日那天,光荣地成了一名共产党员。

       刚参加工作时,陈放感到自己最大的短板就是知识储备不足,便利用业余时间学习各种业务知识和科学文化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本领,时时刻刻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他多次参加上级举办的森林防扑火与气象业务培训班,努力提升自身素质的同时,他还将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队友们,与队友们一起提高业务工作水平,只为守护好祖国北疆这道亮丽的风景线。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陈放的努力下,他相继被授予“林区十大工匠”“林区十大杰出青年”“防扑火先进个人”“优秀共青团员”等称号。

       勤奋执着做业务上的“多面手”

       因为热爱,所以执着;因为专注,所以专业。正是因为热爱森林防扑火工作,陈放暗自下定决心,要成为森林防灭火专业领域的“多面手”。

       从对讲机、电台、GPS定位仪的使用,到北斗导航仪、火场通信指挥仪、无人机、冲锋舟、人工增雨设备、火险因子气象站设备等的投入,时代在变化,森林防灭火工作对队员们的专业技术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陈放深知,只有掌握更多的技能本领,才能适应新时期森林防灭火工作的需要。为此,他努力学习现代通信技术、电脑绘图、经纬度坐标及方格网坐标定位(落图)等知识,经常拿着书籍,对照设备反复进行实践,直至完全熟练,才肯罢休。

       2017年5月17日,陈放跟随远征扑火队伍奔赴陈巴尔虎旗救援。由于火场情况非常紧急,只能连夜行军,在完全陌生的地域,他熟练使用北斗导航系统,在规定的时间内将队伍带到火场。扑火过程中,由于火场地形复杂且风向不定,有两次面临被火围困的险境,他按照带队领导的果断决策,凭借自己多年的向导经验,带领扑火人员快速安全冲出了火险区,为保护森林资源和人员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

       舍小家为大家立足岗位做贡献

       “波澜壮阔的党的奋斗历程正是依靠一代代有志青年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真抓实干。奋进新时代、履行新使命,我们广大青年人要坚持脚踏实地干工作,立足岗位做贡献。”这是陈放在参加单位主题教育研讨发言时说的一句话。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15年,我调任成为一名火场通信员。刚接触这项工作时,我以为会使用各种通信设备、能看懂地图、找准GPS定位、保证火场与指挥部信息互通,就一定能胜任这项工作了。但是,当我以通信员身份深入到火场时,才发现光是给卫星电话充电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卫星电话的电池不仅容量小,充电插头还很特殊,唯一能使用的就是发电机充电。然而,发电机特别笨重,每次需要几个人的力量才能移动它。火场地形复杂,山高坡陡,杂草丛生,即便徒步行走都很艰难,更不要说带着发电机了。那时,我就在想,要是有能适用卫星电话的充电宝就好了。于是,我开始查阅资料,制定了初步的改造方案,开始大胆尝试,在师傅悉心的指导和帮助下,充电器改造成功了。有了第一次的成功经验,激发了我继续改造、钻研技术的信心。随后,我又成功完成了技改电源、制作硬塑管筒仓、移动机变固定台等技术革新工作。”陈放兴奋地说。

       工作中,陈放积极发扬工匠精神,勇于钻研技术,大胆进行技术革新、创新项目实践。他仅用半个月时间就将1组太阳能板1个48V逆变电器组装完毕,成功输出220V电流,一举解决了困扰诺敏防火外站15年来便携式发电机“油电缺电”的难题,极大地方便了40名驻站队员的工作与生活。他还把对讲机充电专用的7.2V锂电池组,改装成能给卫星电话充电的3.7V电源,解决了卫星电话电池在野外火场不能充电的老大难问题。截至目前,已有6个技术革新成果被采纳应用,累计为公司节约资金10余万元。

       陈放一心扑在工作上,每天早出晚归,家中的大小琐事不得不全都落到妻子身上。她既要照顾年幼的孩子,还要每周奔波往返于克一河镇与图里河镇之间,照顾年迈的岳母。陈放说“对于孩子而言,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我大多是听妻子的讲述来了解孩子的成长和变化。2019年,我到北部原始林区驻防了40多天,我爱人告诉我,儿子经常会拿着我的照片喃喃自语……”说起那段往事,陈放的眼眶再一次湿润了。正是因为妻子的理解和支持,才能让他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

       “青山无恙,我便无悔”,这是陈放不变的誓言。为祖国护绿、为青山添彩,他将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精神深深融入生态保护建设事业中,奋力书写守护绿水青山的最美篇章。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