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用文化和艺术视角品读林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发展律动———“相约内蒙古森工”生态文学笔会走进根河

包文君
2023-08-28
2220

       ■本报融媒体报道组记者赵兴祖包文君通讯员张旭

       秋日的林区,细雨绵绵,大兴安岭郁郁葱葱,一望无际绵延向天边。

       8月22日,由中国国土经济学会和内蒙古森工集团联合举办的“相约内蒙古森工”生态文学笔会在根河森工公司启动。20余名国内知名作家,深入林区腹地,穿行于灵山秀水之间,全方位体验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生态之美,感受森工文化魅力,探寻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足迹,用文化和艺术视角品读林区充满希望和活力的发展律动。

       走进根河源国家湿地公园,作家们紧跟讲解员的步伐,体验生态环境优美的林区湿地风光;登上全长2356米、海拔800米的冷极湾观景栈道观景平台,俯瞰冷极湾河谷湿地绝美的森林河谷景色;来到517小工队和林区停伐纪念基地,走进“根河之恋”纪念林,聆听职工讲述伐倒最后一棵树后,务林人由“伐”转“护”,依托绿水青山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带领职工增收致富的故事。

       “大兴安岭的美丽远超我的想象,这里不仅有美丽的森林,有清澈的小溪,让我更为感触的是林业人从‘伐木’到‘护林’,再到如今发展旅游业,反映出了当代林业人产业发展理念和方式的转变。”中国青年作家报主编周伟告诉记者,在与职工的交流中,他感受到了森工集团坚持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实现职工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体会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林区的生动实践,为生态文学创作积累了大量鲜活素材。

       在党员教育基地,通过观看陈列展品、收看专题片等形式,深刻感受以“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同志为代表的林区英模的高贵品质。

       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鹤蜚无时无刻不被于海俊对党忠诚、爱岗敬业、甘于奉献、勇于担当的精神所感动,她边走边看,认真记录着看到的一切。

       “于海俊的事迹让我非常感动,从于海俊身上,我感觉到英雄就在我们身边,他体现出众多林业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使我切实感受到了榜样的力量。”鹤蜚表示,将把自己所看、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书写好林区最美的故事和最美的人。

       在内蒙古大兴安岭航空护林局,作家们通过观看特勤突击队训练、座谈交流、参观各型号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等方式,详细了解航空护林局基本情况,精准快速扑救火情的生动事例,挖掘特勤突击队员“以一当十”扑救林火的感人故事。

       …………

       “以前在课本里看过很多关于大兴安岭的文章,总觉得大兴安岭的树特别美,它好像一幅色彩绚丽的画,这次受邀来这里参加生态文学笔会,让我感受到初秋大兴安岭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散文作家杨奕萍兴致勃勃地与记者分享对林区的感受,她说,作为生态文学作家,我们有责任用手中的笔,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让更多的人尊重自然、了解自然、爱护自然。

       作家们一路步履不停,一路探究思考。通过实地调研采风,用双脚丈量生态林区,用心灵感受人文林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在他们的心中变得越来越清晰,也更加生动、厚重,且充满魅力。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