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海日报官方微信
#
林海日报官方微博

字号

A- 小

14

A+ 大

砥砺奋进七十载 携手建功新时代——庆祝伊图里河林区开发建设七十周年

包文君
2023-08-28
2942

       群山巍峨,松桦含笑。

       历史因影像定格,未来因奋斗精彩!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党领导人民全面投入经济建设,急需大量木材,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踏上离乡的列车,不远千里来到了原始森林茂密的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

       1953年7月,随着一声“顺山倒”号子在内蒙古大兴安岭伊图里河林区响起,伊图里河林业局正式成立。70年来,伊图里河一代代务林人奋斗不息、以苦为乐,用奉献定义时间,以汗水铭刻记忆,在气候、生活条件极端艰苦的情况下,源源不断地将木材运输到祖国各地,为国家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奋斗赞歌。

       1958年,伊图里河林业局创造了“日产万米”的奇迹,《人民日报》第一版“用朵朵鲜花庆佳节献礼五一劳动节”专栏,报道了大兴安岭伊图里河林业局提前八个月完成木材生产计划。随着“日产万米”消息登上《人民日报》的贺电发来,林区上下一片沸腾。伊图里河林业局成为当时全林区木材生产的一面旗帜,永载新中国林业史册。

       20世纪80、90年代,伊图里河林业局面临“资源危机”和“经济危困”的“两危”局面,经济连续多年出现滑坡,伊图里河广大务林人迎难而上,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全力推进经济转型,使伊图里河林业局主导产业由木材生产向多种经营转变,率先在林区建立了礼花鞭炮厂、干花厂,柳编、木衣夹、木制品加工厂和珍珠岩厂,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为繁荣伊图里河林业经济注入活力。

       1992年,森工集团(林管局)将温河生态功能区划拨伊图里河林业局,两地距离400余公里。

       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启动后,伊图里河林业局加大了森林资源管护力度和监督检查力度,划分了14个森林管护小区,按沟系责任落实到人,累计建设、改造管护用房28个。建立健全森林管护体系,逐级落实管护责任制,切实做到“人员、资金、地块、责任、奖惩”五落实,管护责任落实率100%,形成公司、林场、责任区、管护员纵向四级和森林防火、资源林政、森林病虫害防治纵横交织的立体管护网。2011—2020年,通过工程项目建设和相关政策措施,安置富余职工1202人,林地面积净增0.17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了1.14个百分点,活立木蓄积增长1063.46万立方米,蓄积量增长了1.727立方米/公顷,森林资源数量增长、质量提高,森林生态功能显著增强。

       2015年3月26日,伊图里河林业局在伊东林场生态功能区17林班5小班举行全面停止木材商业性采伐仪式。伊东林场2名采伐工人伐倒最后一棵树,标志着林业局长达60多年的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全面结束,从此伊图里河林区伐木工人挂锯停伐,开启了生态保护建设新征程。建局以来,伊图里河林业局累计为国家提供商品木材757.16万立方米,上缴利税1.8087亿元,为支援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021年9月30日,伊图里河林业局注册更名为“内蒙古伊图里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正式进入公司化运营,进一步做到整章建制,推动一系列国企改革专项行动落实落地。

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连宽深入一线调研指导工作

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董事、总经理吴宝山检查森林防灭火工作

1958年5月2日,《人民日报》刊登伊图里河日产万米的消息

       辉煌七十载奋进新时代

       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承前启后的关键一年,也是伊图里河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对于公司干部职工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七十载峥嵘岁月,风雨兼程。伊图里河林区一代又一代务林人,爬冰卧雪,风餐露宿,艰苦奋斗,无私奉献,把青春和热血挥洒在伊图里河这片热土上,曾经以日产万米木材的突出成绩,向全国人民报喜。

       七十年沐雨栉风,砥砺奋进。伊图里河林区广大务林人坚决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林业方针政策,减产、停伐、转型,坚定不移走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绿色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各族儿女守望相助、团结进步,用汗水和智慧描绘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美好画卷。

       七十年筚路蓝缕,初心如磐。伊图里河林区广大务林人恪尽职守,以“红色引领绿色、绿色筑牢红色”,特别是2020年新班子组建以来,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党委、公司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持把党的全面领导融入中心工作,在筑牢祖国北疆万里绿色长城,实现绿色转型提升、重振森工雄风,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目标中,以更加豪迈的气概,更加昂扬的斗志,担负更加光荣的使命,不断迈向新的征程。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文艺汇演

2015年3月26日,伐木工在停伐前伐倒最后一棵树

       强党建筑堡垒全力打造坚强党组织

       “立志成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于海俊、林区优秀共产党员崔曾女一样的人,信仰坚定、对党忠诚,把一切献给党……”崔曾女纪念林中,一批又一批党员庄严承诺。

       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党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政治建设、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支部为目标,切实发挥公司党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作用,为公司绿色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公司党委以“五大工程”建设为主要载体,不断深化“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稳步推进“北疆先锋”工程。10年间,各基层党组织共计开展主题党日活动3100余次,党务工作者教育培训25次;召开年度民主生活会、专题民主生活会15次,征求建议259条。

       2021年,公司4名同志和1个基层党组织荣获森工集团“两优一先”表彰。公司党员领导干部带头讲党课、参加组织生活,落实党组织书记意识形态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抓紧抓实统战工作,常态化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关键少数”表率作用发挥明显。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公司党委推进引领学、交流学、辅导学、参观学、比练学、实践学、调研学“七学联动”机制,采取领导领学、专题党课、专题辅导、参观学习、研讨交流、主题党日活动、理论宣讲小分队宣讲等多种形式,用党的创新理论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学出忠诚、学出担当、学出本领,确保主题教育扎实推进。同时,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认真学习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好孙绍骋书记“三个一定要”的指示精神和王莉霞主席七点工作要求。举办了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轮训班,受众人数达1200余人次。同时用好本地“红色资源”,加强党性修养,各级党组织在崔曾女纪念林开展主题党日活动20余次,公司宣讲团成员深入各基层单位宣讲30余次,覆盖人数达1000余人次。党员干部以推动公司发展为己任,急发展所急、想发展所想,讲政治、顾大局,成为改革发展的“领头羊”、职工群众的“主心骨”、攻坚克难的“生力军”。此外,深入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急、难、愁、盼”问题60余件。

       公司党委不断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强化监督执纪问责,严格落实“两个责任”,班子成员认真履行“一岗双责”,严肃纠治“三多三少三慢”和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推动落实“七个摒弃”;认真贯彻“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紧盯“一把手”这个“关键少数”,加强重点领域、重点事项和重点对象的监督;持续深化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持之以恒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坚决防止“四风”反弹回潮;持续开展党风党纪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筑牢党员干部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切实扣好党员干部廉洁从业“第一粒扣子”。

       公司党委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组织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不断加强厂务公开和民主议事、民主管理工作,不断完善职工代表大会、集体合同和职工代表巡视等制度,持续加大党建带团建力度,培养吸纳在技能竞赛、文体活动、志愿服务等工作中涌现出的优秀团员青年,充实骨干队伍。公司先后获得“全区五一劳动奖状”“全区优秀职工讲堂”“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同时抓好老干部、机要保密、档案管理、政策法规、安全设备、物资储备、通信、禁毒、武装等工作,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春季育苗

党建工作现场观摩学习

       保生态壮主业持续巩固扩大生态优势

       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抓实“林长制”,促进“林长治”为重要措施,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有力的举措推进生态保护建设,为“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美丽林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2013—2022年,累计完成森林抚育275.78万亩;人工造林1.27万亩;补植补造17.85万亩;退化林修复4万亩;植被恢复1787.2亩;生态脆弱区修复553.74亩;重点区域绿化2834.67亩;退耕还林5993.73亩;异地保险5017.95亩;防治林业有害生物面积78万亩。截至2022年,公司总部有林地面积由建局初期的80,580公顷增长为现在的132,126公顷,森林覆盖率由建局初期的55.3%提升到现在的94.71%;温河分公司有林地面积由天保初期的196,233公顷增长到现在的211,833公顷,森林覆盖率由74.2%增长到79.66%,经过几代务林人奋力拼搏、无私奉献,实现了森林面积、蓄积双增长。

       公司始终将森林防灭火作为保生态的主引擎,紧紧围绕“四问”要求,强弱项、补短板、控风险、提能力,聚焦“严、细、实、快、早”,看住人、管住火,着力构建“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推动“人防”向“技防”转变,将“互联网+督查”系统广泛应用于森林防灭火各个环节,织紧织密森林防火防控网,实现了“不发生人为较大森林火灾、不发生影响较大自然火灾、不发生人员伤亡事故”的工作目标。截至2022年末,实现了连续17年无人为森林火灾的可喜成绩,森林防灭火工作已进入林区先进行列,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森林资源和经济损失,夯实了筑牢祖国北疆生态安全屏障的基础。

进山开展森林抚育

苗木检疫

应急演练

       严管理促改革释放企业转型发展动力

       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有机统一路径更加清晰完善,企业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提升,混合所有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化选人用人及薪酬分配机制逐步完善、国有企业效率提升、高质量发展活力迸发……

       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以来,公司突出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提高国有资本效率、增强国有企业活力为中心,确保党的建设融入改革的全过程、全方位、全领域的实践中,努力走出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公司党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将党建工作纳入公司章程,建立了考评机制,制定印发了党委前置研究讨论重大经营管理事项清单。公司党委及各基层党组织严格落实“第一议题”制度,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党中央决策部署,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不断强化政治意识,提高政治能力。同时,全面对接森工集团综合考核工作,充实完善党建工作责任制考核内容,研究制定了年度综合考核、全员绩效考核管理办法,建立了以考核党建为主,涵盖利润总额、营业收入、经济增加值等经济指标,以及廉政、管理、民主评议等管理指标的考核体系,着力破解党建与业务“两张皮”等问题,持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

       在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公司制定了《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任务清单》,共计74项国企改革任务,完成率100%。修订《落实董事会职权实施方案》《“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办法》、党委会、董事会、总经理工作规则等制度,落实“废改立释”制度124项,科职人员竞争上岗18人,清退非主营业务和低效无效资产企业11户。成立工作专班,积极与牙克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鄂伦春自治旗市场监督管理局及税务部门对接,全力推进公司制改制注册、清产核资、下设企业分支机构注销清理、存量清退处置等工作。制定了《对标提升行动实施方案》,到图里河、阿里河森工公司考察调研,对森林资源经营管理、湿地保护、产业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交流,为公司进一步加强管理、提质增效,补短板、强弱项提供了有效参考。

       2021年9月30日完成了“内蒙古伊图里河林业有限责任公司”注册工作,正式进入公司化运营。公司有序撤并机构,完成组织机构优化调整,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截至目前,公司科学设置基层党组织34个,其中基层党委3个、党支部31个,21个基层单位中实现“一肩挑”单位15个,书记负责制单位6个。公司机构由原53个调减为43个;机关部门由原24个调整为15个,人员编制由原222人调减为150人;温河分公司人员编制由原56人调增为61人,为推进企业发展发挥了引领和保障作用。

晾晒木耳

篮球比赛

       惠民生办实事持续提升职工幸福指数

       走进伊图里河,楼房鳞次栉比,道路整洁干净,俨然一幅林在城中、城在林中的美丽画卷,职工群众幸福指数持续攀升。

       “让民生愿景成为幸福实景。”这是公司对职工群众民生福祉的郑重承诺。公司领导努力提升职工群众幸福指数,积极争取各项政策,推行职工岗位绩效工资制度改革,持续推进民生工程,加大投入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自2009年实施棚户区改造以来,共投资1,443.6万元,在公司总部新建楼房、平房及改造3456户,货币补偿1642户,支付补偿款共计2,993.8万元,在牙克石、海拉尔、扎兰屯等地建设楼房1930户,着力解决职工群众行路难、饮水难、住房难等问题,职工的居住环境得到了全面提升;完成了全民健身中心设计建设,购置了健身活动器材;对林场3000米路灯老化电缆进行重新更换铺设,方便了职工群众出行;以志愿服务形式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常态化对主要街道、楼房小区、林场垃圾和积雪等进行清理,切实改善了职工群众生活环境。

       公司始终想职工群众之所想、急职工群众之所急、解职工群众之所困。对温河驻防营房进行改造,设立独立淋浴间,解决了靠前驻防扑火队员洗澡难的问题;在公司总部生态功能区及温河生态功能区新建通信基站8处,温河3个林场实现了4G网络覆盖;对林场办公、住宿场所进行改造,更换了采暖管道,为干部职工配备了办公桌椅,购买了生活用品,提升了林场干部职工生产生活质量;为公司1500余名在岗职工免费体检,切实为职工提供健康保障。

       公司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稳步提升职工收入。自2000年全面实施“天保工程”以来,在岗职工由年人均收入38000元增长到2022年的87200元,实现在岗职工年均收入翻一番;疫情防控严密到位,共投入防控资金54.9万元,确保了职工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关心关爱大学生员工工作和生活,提供良好的食宿环境,提升他们的归属感;积极落实“化积案、促稳定”百日攻坚行动,圆满完成了党的二十大召开、全国和自治区“两会”、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林区开发建设70周年等重要会议、重大活动期间的信访维稳任务,实现连续12年无进京、赴呼非访。

       公司一手抓民生促和谐,一手抓转型促发展,一件件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好事实事落地实施,一个个民生工程有序推进,一项项民生措施有效落实,得到了职工群众的广泛支持和认可。

       公司创新工作思路,主动作为,凭借自然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林下经济产业发展,助力职工增收、企业增效。公司本着保护、开发、利用和循环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积极探索符合公司特色的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争取项目,筹措资金。公司新建苗圃2处,购买育苗机械设备,修建温室大棚,提高优质苗木生产能力;树立向森林要食物的“大食物观”,集思广益,征集干部职工森林食品产业项目意见建议,鼓励职工发展农业种植、家禽养殖、森林人家等,把森林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重点推进优势野生植物资源经营管理示范基地项目建设,规划了总面积为8087亩的野生蓝莓、金莲花、返魂草等7个示范基地,推进野生榛林驯化繁育栽培推广示范项目,栽植、移植野生榛子苗102.43亩,完成了野生榛子1002.5亩保育示范林平茬。截至2022年末,正在开发VCS碳汇造林项目的林地面积1.47万余亩,可开发CCER碳汇人工林经营项目的林地面积2.5万余亩,储备可后续开发碳汇经营的林地面积9万余亩。公司充分发挥地域资源优势,科学谋划转型产业,推进特色林下产业发展,带领职工群众在创业致富路上阔步前行,全力续写绿色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星河欲转千帆竞,今朝逐梦再出发。伊图里河林业有限公司党委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认真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以及中国共产党内蒙古森工集团第一次代表大会精神,做优做强“红了党旗、绿了山川、乐了群众、固了边疆”党建品牌的发展成果,团结和带领广大党员干部为实现绿色转型提升、重振森工雄风,打造全国一流现代国有企业目标,推进林区绿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分享至微信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分享至头条
打开头条,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头条。